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郑州古代成语故事——疑邻盗斧
郑州古代成语故事——疑邻盗斧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3/11/12 11:31:46 来源:网络 点击次数:

 疑邻盗斧这一成语与列子有关。

 列子,郑州市圃田人。战国时期我国道家名宿。他品德高尚,常为邻里办些实事好事、为人称道。至今圃田一带有关他的历史传说很多。其学源于黄帝、老子,史书说他“子列子贵虚”,即虚静、元为。所著《列子》八篇,已佚。今本《列子》疑为晋人补写。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及神化传说。唐天宝元年诏号《列子》一书为《冲虚真经》,是道教经典著作之一,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列子·说符》讲了这样一件事:“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大意是说,从前有人的斧子丢了,疑为邻居的小孩偷去。他看小孩行走,像偷斧的;看小孩的脸色,像偷斧的;再听小孩的言谈话语,也像偷斧的;总之,邻居小孩的动作态度,无一不像偷斧的。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山谷中找到了丢失的斧子,他日再见到邻居的小孩,其表情、态度没有丁点像偷斧子的样子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寓言故事——“疑邻盗斧”。后来人们以此为成语,比喻那些在事情真相没有弄清楚以前,而对别人胡乱猜疑的人。

(作者:郑旅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