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好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女将军,她是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这位国王有三个妻子,但是非常宠爱妇好,因为妇好能文能武,经常率兵出征,在甲骨文里记载她率兵最多的一次是13,000人。由于她过度操劳国事,在中年就病故了,国王破例把她葬在宫殿区中。许多人都没有料想到宫殿区内有墓葬出现,所以这个墓葬没有被盗过,保存的非常完好,随葬品有1,928件。
她墓中的随葬品。首先看到的是司母辛铜觥,它是当时盛酒的用具。它的头部是马头,也有人说是牛头,前边腿很明显是蹄类动物的腿,后边却是鸟的爪子。倒酒的地方叫做流,就在马的下巴。
甑(zènɡ)形器。它是一种气锅,锅的中间有一个气柱,把食物放在气柱的周围,水蒸气从气柱喷出来,能把周围的食物蒸熟,就像我们吃的云南气锅鸡一样。
孔斗,当时舀酒用的勺子。
钺,是权利的象征,大的这一件重量是9公斤,另外一件重8.5公斤。这一个上边有两只老虎在吃人头,这叫虎吃人头纹,在商朝是兵权的象征。另一件上边是一个龙头,两条龙的身子,这在商朝是王权的象征,说明这个女将军当时集军权、王权为一身。
妇好墓的最底层,墓葬的深度是7.5米,没有墓道,呈竖井形直上直下。正中间红色的就是妇好棺材的位置,由于挖掘到6.4米的时候,出现了大量的地下水,而她的棺墓没有任何防水的措施,所以棺材和尸骨都腐烂掉了。相反二层平台上奴隶的尸骨反而保留了下来,这是因为它们都在水面之上,没有被水浸泡到。壁龛里陈列的是妇好生前的贴身侍从,她的右上方是一个婴儿,左边的尸骨是被腰斩和截肢的。在妇好死后一共有16个奴隶来为她殉葬,除此之外还殉葬了6条狗。她墓中出土的随葬品。正中间黄色的是海贝的化石,海贝是商朝的流通货币,是我们中国最早的货币之一——贝币。今天和金钱有关的汉字一般都要加一个贝字旁,如“赏”、“赐”、“贵贱”等等。这些玉器,有755件,经过鉴定后大多数是新疆的和田玉。说明3,000多年前从新疆的和田到安阳已经有了一条玉石之路了,比我们知道的丝绸之路还要早1,200多年。四周的是一些青铜器,大部分是酒器和食器。二层平台上的小圆坑,是3,000多年前商人用木头夯土时留下的。您看周围的土层非常坚实,他们把土夯实后,把妇好的尸骨和价值高的随葬品埋在最底层,然后平铺一层木头,这就是我们说的棺椁。把另外的随葬品摆在木头的上边,填一层土,然后再摆一层随葬品,再填一层土,就这样一直到地面上有六层,算上最底层一共是七层。
妇好墓中的随葬品越往下越丰富和珍贵。这些是象牙杯和她用的发簪,灰色的是陶埙,商朝另外一种乐器,最外面这一层是铜觚,商人的酒杯。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发掘,是轰动国内外重大的考古成果。
上个世纪末发现的洹北商城遗址之上,发掘出一座夏商周三代考古前所未见的、建筑面积超过北京故宫一倍多的巨大宫殿遗址。“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建筑模式,开创了中国高台建筑的先河,规划有序的建筑布局,堪称中国都市建设的滥觞!区别于希腊、罗马的石材建筑,中国商代的建筑大多就地取材,使用黄土和木材,所以直到现在大学里的建筑系还称之为土木建筑系或土木工程系。在殷墟考古现场,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建筑夯土的遗迹,宫殿区最厚的夯土层达3米之多。晚周时期的老子说:“九层之台,作于累土”,积土成为积德的象征,登高则象征上进。
商代的科技已经十分发达,在农业方面平整土地,施农家肥,种植稻、稷(ji)、黍(shu)、麦已经有一套成熟的经验。在医治疾病方面,已经有内、外、脑、耳鼻喉、小儿、妇科等。商代的商业贸易已经非常发达,据说殷人王亥是商旅的先驱者,他经常赶牛羊和用驯服的牛驮运的土物产品与周边方国交换,这样来往多了,大家知道他是商族人,都管他叫商人。
殷墟王陵遗址作为华夏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遗址,它被国际专家、学者赞誉为“第二个古埃及”,其价值可与世界七大奇迹相媲美。王陵遗址与洹水南岸的宫殿宗庙遗址一样,不仅是殷墟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在这里发现了13座大墓(包括一座未完成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重达875公斤的国宝重器——司母戊鼎就出土于这里,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正是因其重要价值,它与宫殿宗庙遗址得到了联合国遗产专家的高度评价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