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许昌历史名人——刘德升
许昌历史名人——刘德升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3/8/22 8:22:0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刘德升,字君嗣,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桓帝、灵帝时著名书法家。行书书法创始人,因创造了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书体,又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 

    刘德升自幼酷爱书法,一生钻研不辍,于各种书体均有建树。据史籍记载,汉末流行小篆十一种书写方法之一的“璎珞篆”,即为其“夜观星宿”后所创,此书体曾广为流传,“后汉儒士并皆致学”。而其毕生以书法影响后世者,首推其草创行书书体。唐张怀灌《书断》卷上说:“行书者,刘德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书断》卷中又说:德升“以造行草擅名。虽以草创,亦甚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 

    因为汉字的演进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从上古的象形字,到后来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每一变体都反映了社会生活节拍的加快,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职位低微的官吏)佐书,曰隶字”。早期隶书,在字形结构上保留篆书形迹较多,后来在使用过程中逐步加工发展,成为笔势、结构与小篆完全不同的两种字体,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标志着汉字演进史上的又一个进步。社会愈发展,事务愈复杂,交往愈频繁,文字的使用率也愈高,人们的时间也愈加紧迫,时时、事事、处处都写正楷字,确实有诸多不便。因此,刘德升创造行书字的价值和意义也在于此。他创造的行书体,务求简易,笔划从略,写起来离方遁圆,浓纤间出,如行云流水,非常快捷。并且不象楷书那么拘谨呆板,也不象草书那么狂放难认。字体妍美,风流婉约,一经问世就受到普遍欢迎。唐代张怀瓘在他的《书断》中将其列为“妙品”,并且说他“独步当时”。 

    刘德升的行书对后世影响很大,许多大书法家都学习他的行书。三国时期有两大书法家钟繇(今长葛人)和胡昭(今禹州市人),都是因为学习刘德升的行书而著名。晋卫恒说:胡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升,俱善行书,而各有特点。后世著名书法家也多习刘德升书体,其中“书圣”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都以精研刘德升行书至于精湛娴熟而达到较高境界,将行书书体推进到臻于完美的艺术高度。 

    刘德升以创行书而名世,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作者:解淑云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