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万余之多,惟“福”、“寿”二字形异百种,“寿”字之意又蕴含“福”字之中,故“福”字是最具中国特色之文字,其崇拜人数之多实乃罕见。“福”文化早已走出国门,流传到日本、朝鲜、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形成了亚洲“福”文化。
过年贴福字,源于五代后蜀,后蜀主孟昶常命学士书吉语于桃符置寝门左右,其命笔所题“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成为千古绝句,是我国有文字记载最早的祝福吉祥联语。至北宋,书吉语于桃符流传全国,普及民间。至明朝初年,方以红纸书吉语替代桃符,名曰:对联、门联、春联、楹联。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元宵夜微服私访,见众人围观一画,即淮西大脚女抱西瓜图。太祖疑是嘲笑淮西大脚皇后,玷污圣上,逐下令访查,密谕对“无牵连”之门户贴一福字,随派人到无福字的家中抓人服役,以示惩罚。后人借此贴“福”字祝平安,流传至今。
开封地处中原,是道教传播中心之一。道教全真教派的创始人王喆(1112—1170)带领四位弟子来开封传道,住在今延庆观附近“王家店”中染病辞世。王喆的弟子为纪念王喆,就在王喆逝世处,以王喆的道号建起了重阳观,即今日之延庆观。王喆的弟子丘处机受到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器重,被封为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元太宗窝阔台赐重阳观为“朝元万寿宫”,殿阁方圆七里,规模宏大,“壮丽甲四方”成为中原第一宫观,至明代改为延庆观。所以,开封民众对观中福神十分敬重,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贴许多大大小小的福字。我常听老年人说,贴福字是有讲究的,不能乱贴。大福字要正贴,贴于门首和照壁之中、厅堂之内、生财之处,寓意“迎福”进来,不能等福“到来”,更不能等福“倒来”;小福字贴于旁院侧门和水缸之上,此为“后出门”和“舀出”、“倒出”之所,福字要倒贴,寓意“反出为进,留住福神”。然而,有人把福字倒贴于进门之处,厅堂之上,改正位为倒位,取其“倒”与“到”的谐音,岂不与意适得其反了吗?
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缺吃少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福字的新意也层出不穷,如:外出观光谓“饱眼福”,享受美味谓“饱口福”,设置组合音响谓“饱耳福”,娶娇妻谓“艳福”,健美谓“福相”,国家安康谓“福气”,不一而足。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