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有外地客人来,只要时间允许,我总邀请他们到黄河南岸的林公堤游赏。大家立于柳荫之下,极目宽广的黄河河床,凝望滚滚东去的黄河水,一起分享林则徐在开封治黄的故事,共同缅怀林公的爱民爱国情怀及其辉煌功业。林则徐为开封增光,开封以林则徐而骄傲。客人们连称收获意外,而我则为宣传了自己最为崇敬的偶像颇感快意。
我之所以崇敬林公,不仅在于他有焚烧鸦片、抵御外侮、兴修水利、维护稳定等数不尽的政绩,更因他对顺境逆境、进退荣辱略无挂怀,一生为国为民兴利除害的精神。
林公作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衔皇命、执尚方,意气风发,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虽然有始无终,仍然彪炳史册。如果说似这般处于顺境成就的功业或者无以为贵的话,林公在蒙冤发遣戍边的过程中以及年衰时所作的事业则是难能可贵的,他用自己的行动向后人阐释了他的座右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1841年,林则徐禁烟获罪,被革职发配新疆伊犁戍边。
正在此时,黄河开封段决堤,水淹开封城,形势万分危急。奉命莅汴督治河务的钦差大臣王鼎素知林则徐对水利很有研究,再三上表启请朝廷派林则徐协助堵口,终于获得批准。
林则徐是在发遣途中接到道光皇帝谕令的。尽管自己正蒙冤负屈,仍急匆匆赶赴开封,充分发挥自己早年研究和兴修水利的知识和经验,科学制订封堵方案,督率军民昼夜施工,胜利完成了复堤堵口任务,使桀骜不驯的黄河水重受约束,乖乖顺河东流。
林则徐设计并督建的一段河堤被开封人民亲切称作林公堤。堤上杨柳如烟,堤下黄河如带,春夏一派绿浪,秋冬黄叶萧萧、雪海茫茫。作为千里河堤的组成部分,它不但仍然发挥着防洪保民的重要作用,还是一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融为一体的旅游景点,极具观赏和益智、励志的价值。
黄河水患止息,林则徐厥功甚伟,按说也能够将功折“罪”了。可迫于列强和投降派的压力,道光皇帝不顾王鼎等人的恳求,不准将功折“罪”,原处分不予豁免。林则徐还要远赴新疆戍边。
斯人已随黄鹤去,精神功业惠后人。开封城北、黄河南岸,清风徐徐、杨柳依依的林公堤就是林公精神和功业的见证之一。登上林公堤,怀想林则徐,我们的民族气节、爱国情怀以及为人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都会油然而生、自然升华。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