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淅川移民文化苑:要自然生态更要文化生态
淅川移民文化苑:要自然生态更要文化生态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3/4/1 16:33:21 来源:南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近年来,为保护水质,南水北调渠首所在地淅川县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手段,实施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双赢战略,对荒山较、绿化面积少、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生态进行改善,确保“一渠清水送京津”,而企业家李爱武却有不同的想法,那就是“要自然生态建设,更要文化生态建设。”

    据介绍,自南水北调实施后,淅川县人民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青山刻丰碑,绿水出政绩”的口号,近几年来,当地政府投入巨资,山上种竹、山下植茶,打造竹林茶园,净化了空气,美化了环境,清洁了水源。然而,是否水质清澈了、经济发展了,就能让所有移民不再想家,受益者都做“饮水思源”、自觉为一渠清水送京津贡献心力?
在此情况下,李爱武投资建设的文化苑应运而生,希望打造的一座生态园、文化苑、寻根源,不仅让移民们能随时随地“回家看看”、还能成为一个“保护水质”的科普园地,让更多的人到淅川感受移民之苦,加强自觉保护水源地之心。

    李爱武投资建设的移民文化苑,位于淅川县金河镇金源社区,投资1.2亿元,占地1000亩,主要对库区的古树大树进行了抢救性保护,经过几年的抢救性移植,共收集古树、大树50余种,1009棵,其中,一级树种4棵,二级树种2棵,三级树种102棵,最大树龄900年,最小树龄100年,其中名贵树种有银杏、梭罗、金桂辛夷等,尤其是千年菩提树、银杏夫妻树、八百年皂角树、千年山楂树堪称一奇,成为了库区移民文化缩影之一。

    金河镇党委书记裴建军说,移民文化苑,不仅是一座文化林,移民文化在这里体现,移民精神在这里相传;而且,这里还是一座科普林,让千千万万饮水思源的人们能在此感受淅川移民文化的“难”与“义”,让每一个到这里的人真正做到“保护水源,人人有责”。 

    “移民文化苑,生命的运河在这里延伸,千年的古树在这里成长,移民的精神在这里发扬。”李爱武说,“人生在世,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希望我这一份微薄之力能真正发挥文明生态的作用,在未来淅川县的青山绿水之后,会更有一份真挚的文化生态之心,让这个中国更美丽。”

(作者:张智娟 责任编辑:丁永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