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许昌三国之:千古一曹操
许昌三国之:千古一曹操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3/2/21 13:38:0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公元196年-公元220年,曹操雄踞许昌,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在许昌结识了一个个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在身边聚集了一批批贤才谋士,让文人演绎出一串串动人的故事传说,给许昌留下了一处处遗址胜迹。 

许昌 曹操 三国游


    曹操并不是一位让任何人都喜欢的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异数,但他确实是一位值得人去细心解读的大腕。因为他辉煌的霸业,令历史青睐;因为他对人的启示,令今人品味;因为他的是是非非,令天下各阶层人品评了一千八百年。他融入历史,历史就显得波澜壮阔;他走进文学,文学就呈现出灿烂辉煌;他步入百姓,人群就会沸腾不息,这就是曹操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他是政治家。在他身上既有一个政客的全部素质,奸诈、阴险、多疑,又有政治家度量、胆识、纵览风云、驾驭时局的枭雄气概。他喜欢统治天下,他说:"孰若天下无有孤,不知将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他一生戎马倥偬,称霸北方,直逼吴蜀,终其一生的拼搏,却为子孙留下个祸患连连,为司马氏争来了百年江山。
他是军事家。他在军事上其戎马一生作为统帅的战绩与造诣,可以说是前不见古人,后少见来者。曹操认为唯武可治乱平天下,因此他一方面研究军事著作,尤其是兵法;一方面是真枪真刀地习练武功。自镇压黄巾始,讨董卓、征张绣、破吕布、降黑山、亡袁术、战官渡、攻乌桓、下辽东、袭荆州、定关中,运筹帷幄又亲冒石矢,出生入死,何止身经百战。尤其是官渡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之一。苏轼赞曰"自古用兵者,莫如曹操"。诸葛亮亦曰"曹操用兵,仿佛孙武"。曹操在战场上真正败得一塌糊涂得战例仅赤壁之战一次,使他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 

    他本色是诗人。他有英雄气概,亦有书生才情。他才华横溢,痴迷文学,状物抒怀,挥洒自如。不管是看到百姓的苦难,"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还是征战的间隙,他都会沉吟哀唱,引慷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在战事最频繁、社会最动荡的年代,却创立了建安文学,并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他迷恋女子,他不仅迷恋其容貌,更珍惜其才华。这才有了貂禅救鹿的传说,文姬归汉的故事。才有了催人泪下,如泣汝诉的《悲愤诗》。正是他偏爱曹植的才情,才有了骨肉相残的代名词《七步诗》。

    他爱惜人才,多次颁布"唯才是举"的法令。这个"唯才是举"真是了不起,可以说它是一个标准,是一个理想,是一种眼光,一种期待、一种胸怀。也是曹操对中华民族人才思想的一大贡献。正因为曹操的这一思想,用人不记门第,不凭资历,不分亲仇,总是能做到仁者用其仁,智者用其智,武将任其勇,文职尽其能,才使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天下人才三分亦有其二,为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但才华出众的杨修等人却始终得不到他的重用。 

    曹操结束了他66岁(公元155-220年)的生命之后,也许不会想到,他留给后人那么多的财富,那么多的思索,还有那么多的争议。他的诗歌苍劲豪迈,他的文章通脱流畅;他是注释《孙子兵法》的第一人,他又是冲锋陷阵在前沿阵地上的马上将军,终其一生都在南征北战,是一名将兵学理论与战争实践相结合的高手;他是乱世争霸的大赢家,在重建法制及政治秩序上,更是一位体谅民间疾苦,重视发展经济,屯田安民生,自古第一人的政治领袖。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只因为他借天子作金字招牌成就其霸业却让后人对他争论不休,《三国志》评其为一代枭雄,《三国演义》给他定位为奸雄。政治家、商家学习他的谋略来治人、经商、治社会;在老百姓心目中他却是奸臣;舞台上演的也是白脸奸臣。何也,因为他姓曹不姓刘! 

    亦奸亦雄,亦白亦黑,任凭后人评说;能文能武,能上能下,今人孰人可比?曹操大约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向来为各类人等感兴趣。这本《曹操的故事》是禄青山同志编写三国故事丛书的第一部。其余有《华佗的故事》、《曹魏胜迹故事》等。本书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曹操一生中的事迹和抱负,融历史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为来许昌的游客提供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亦为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读者的鉴赏读物。   

    (此文系作者为《魏王曹操故事》一书所作序言,图片系许昌曹丞相府景区)

(作者:解淑云 责任编辑:丁永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雾里看佛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