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得到雅安文友的邀请,参加在汉源县举办的“大渡河之春”采风活动。得到消息,心向往之。汉源是川西高原重要的古城,有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富林文化”,是重要的“茶马古道”驿城,又是大渡河畔的水果之乡。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我少年时坐着长途汽车从省城出发,经过此地进了大凉山,此地留下过我少年的记忆。前往汉源,一路上有春风送我归故乡的快意。
从成都机场乘车南行,川西平原上潇潇细雨,如画师点染出一幅烟雨春意图。浓云薄雾将团团绿色从树林化开,铺展在一方方田野里,剩下的挂在车窗外,车行一路,带绿一路;在这浓浓淡淡的绿海中,盛开的油菜花如阳光灿烂。油菜花真是乡气十足的花儿,一朵朵长得细小,不招摇,颜色也朴素,不浓艳,然而一片油菜花在那儿一起使劲地张开枝叶怒放花朵,就是一片春光!春光是什么?就是金灿灿的菜花托着喜气!这喜气驱走了旅行的劳顿,引着我们离开了成都平原,走进了雅安丘陵。从雅安到汉源高速公路基本建成了,今天真不巧,试通行的长达10公里的隧洞临时封闭,我们的越野车拐进了蜿蜒的高山公路。
雅安与汉源之间相隔一座大山,学名大相岭,又称泥巴山。泥巴山是重要的地理分界,山之北是四川盆地,山之南是汉源及大凉山西昌谷地;山之北是青衣江,山之南是大渡河;山之北温润多雨盆地气候,山之南干燥炎热光照充足。泥巴山高约3000米,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一关隘。车向大山行,一个接一个的弯道之后,雨丝变成雪花,越向上云越浓,浓云如山扑面来,山峦如云蜿蜒去,云山雾海之中,越来越大的雪花迎着车窗飞来,让人想起岑参的佳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主人说:“请你们来看十里梨花,想不到先看了雪花。”飘飘洒洒的雪花,唤回了难忘的往事。那年我18岁,和4个同学相约“步行长征”,从大凉山出发,泥巴山是我们翻越的第一座高山。前一天晚上借宿泥巴山南麓清溪小镇,凌晨4点开始上山,走了13个小时,才赶到了北麓第一个乡场泗坪。也是这样风雪天,两个饼一壶酒,那时真年轻啊!
一阵赞叹:“梨花!梨花!”把我从沉思中唤回,车已下山,风停云散,只见漫山遍野如积雪般的洁白。回望来路,那泥巴山雪线之上,一个个山峰白雪皑皑;雪线之下,一道道坡上梨花怒放,山巅冰雪山麓梨花,让大山圣洁而吉祥。雪花退去梨花开,“柳濛烟梨雪参差”,梨花簇簇如雪涌,如银浪翻动,流进山坳山沟,如云朵飘逸,萦绕村落田舍。难怪当地老百姓,把“大渡河之春”直接叫做梨花节。泥巴山南麓的汉源九襄镇别名梨城,盛产金花梨,此梨曾获全国金奖。我们到来之时,正值两万多亩梨花盛开。这是四面八方的爱花人来此观花的旅游好时节。“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群去醉如何。”让我们带上酒与热爱梨花的韩愈同行于花海。“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让我们带上诗稿与思念梨花的陆游同游于花雨。
花海花雨,对于汉源人,别有一番浓情在心里。进入新世纪,国家“十五”重点工程,装机360万千瓦的瀑布沟电站在大渡河汉源段开工,原汉源老城将被水库淹没,沉于电站水库“汉源湖”的湖底。2004年开始“移民搬迁”,正当移民工程最紧张的时候,发生了5·12汶川大地震,汉源城区受灾严重,经专家考察,整个县城已是“立体废墟”,确定为这次大地震后县城整体重建的两个县之一。灾后4年,新县城后退上山,在原罗卜岗地区建设,灾后重建和移民搬迁,共同造就了一座汉源新城。新城雄峙半岛形的山峦上,依山而建,居民点、学校、医院、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统一设计施工。电站水库汉源湖三面环绕新城,人称“鲜花碧水阳光城”。我们的向导、志愿者小欧对我们说:“现在城区还有许多荒地,因为是矿山采空区不能盖房,将来全都要种上树,城区风貌就会大不一样了,5年后再来看,这就是一座花园城市。现在的夜景也很美,特别是在水库对面看新城,一排排灯火通明,就像坦泰尼克大游轮!”是啊,春天对于汉源人来说,不仅有梨花香雪海,还有一个全新的阳光之城。
汉源人知恩感恩,他们总在说湖北省承担了20个亿的灾后重建项目。但是身在大渡河畔的汉源人,枕着大渡河涛声成长起来,天生有大渡河的气魄,千难万险也一往无前。在汉源境内的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最大谷深达2690米,最窄谷峡70米,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出的“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在峡谷的乌斯河乡,我们参观了大渡河峡谷中的成昆铁路“一线天”:两个隧洞一架铁桥,头上就是一线青天。“一线天”的模型放进了联合国大厦,成为中国人民精神的象征。就在这个“一线天”铁路桥旁,有一条沿着悬崖盘山而上的天路,天路上端是贴着悬崖的木制云梯。我沿着天路向上攀登,远远望见云雾间鹰翅下的云梯。2009年“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中有两位汉源人,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就是从这悬崖上的云梯走进全国观众的视线。他们在这里从教20年,在绝壁上的彝家村寨里培养300多个孩子。他们在这个绝壁登天路上,送给孩子们一个宽广的前途。在天路上,我遇见彝寨的女书记阿呷斯且,她告诉我,现在政府把学校搬到乡上了,孩子们都在乡里住校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彝家的下一代将走出大山。看着女书记沿着天路消失在云雾中的背影,我仿佛看见一只鹰高高地盘旋在大渡河涛声中……
听着大渡河的涛声,心潮起伏,站在这天高水长的大峡谷,我祝福汉源人民。啊,这个春天梨花又开了,这个春天新家建好了,这个春天“细雨霏霏梨花白”,梨花深处是吾家!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