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红旗渠记忆】林县人为什么敢修红旗渠?
【红旗渠记忆】林县人为什么敢修红旗渠?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3/11/14 16:44:15 来源:红旗渠旅游 点击次数:

 

  1960年2月11日红旗渠正式动工,当时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意味着红旗渠的修建很难在财力物力方面得到更多的帮助与支持。那时的林县“家底”也十分薄弱,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屈指可数,专业设备也仅有两台水平仪和一台经纬仪。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现实条件与红旗渠这样浩大的工程,形成鲜明对比。

  当时林县人民的回答是:我们有55万人!

  当你对一样东西足够渴望,你就会忘掉所有不可能的因素,去坚持一个可能。林县人民太渴望水了,他们不怕困难,怕的是永远没有机会改变。

  1960年,在党的领导下,55万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全力投入到红旗渠建设中,修渠民众自备粮食、工具,自筹资金,自力更生,勤俭建渠。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碾,没有水泥自己制。在施工过程中“土法上马”,他们不断革新技术,研究出“明窑堆石烧灰”法翻倍石灰产量,改进“水鸭子”测量法解决测量设备不足的困境,这些成果无一不是林县人民智慧的结晶。

  △炸药自己碾

  △工具自己制

  △水泥自己造

  △土法测量

  最终,林县人民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解决了林县千百年来的干旱问题,把一面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之巅。

  △开山放炮

  △开凿隧洞

  △架设渡槽

  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

(作者: 责任编辑:刘云霞)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