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尊、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么你听说过叫“禁”的青铜器吗?今天,一起认识云纹铜禁
“禁”为何物?它是历史上“禁酒”的实证。“饮酒勿过度”是现代人健康生活的准则之一。但其实,我国古代就有了“禁酒”意识。3000年前,周人吸取商人“酗酒亡国”的教训,颁布了我 国第一个“禁酒令”:《酒诰》,规定“王公诸侯在祭祀时才能饮酒”,当时承置酒器的案具被命名为“禁”,有“禁戒饮酒”之意。
“禁”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很短,起于西周初年,灭于战国时代,因此“酒禁”不像其他酒器,所见甚少,云纹铜禁则是其中最精美的一件,铜禁周身上下布满了云纹,层层相映,繁复华美至极。
器身上攀附的怪兽张嘴吐舌,似在垂涎禁上的美酒,又好似在警示案台前的人,楚国匠造 必出精品,这件青铜器堪称失蜡法之源,这件云纹铜禁的主人,是那位敢于“问鼎中原”的楚庄王之子,器物本身也处处彰显着“楚国制造”的实力。
粗细不一的铜梗,如编织中国结一般,筑成铜禁禁体的朵朵“云彩”,铜梗共有5层,最内一层铜梗最粗,作为梁架,每根梁架两侧,伸出数条支梗,一如搭建建筑构件的斗拱,玲珑剔透、重而不拙。
禁体四周有12条龙形怪兽,攀附于器壁之上,作窥探状,有欢跳欲活之感,禁体之下,有序蹲伏着12只虎形异兽,昂首吐舌,挺胸凹腰,似气喘吁吁地托起禁身,构筑起铜禁的庄严与神圣。
整个器物造型奇特,工艺复杂精湛,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失蜡法铸件,它的出土证明了在2500多年前的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就已相当成熟,对研究楚国青铜器和古代科技意义非凡,数百块碎片“缝缝补补”,“残云”铜禁终成云纹铜禁,看到如今霸气十足的云纹铜禁,很难想象它出土时,只是一堆难以分辨的铜梗和铜渣,禁体破裂成十余块,铜梗残断,云纹剥落,附兽、座兽全部从本体脱落且残缺不全,已经碎成了数百件碎片。
面对这样一堆碎块,文物修复团队“妙手回春”,先是用较完整的兽体制作石膏模,用锡浇注成两个半兽,看兽体缺什么,就从上面截取补配,通过拼接、矫形、粘接、翻模、补配、做旧处理等工序,“残云”铜禁终成云纹铜禁,从楚国匠人的精心雕琢,到文物修复师的巧手复原,一张云纹铜禁,连接的是文化,浓缩的是匠心。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