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襄城县,红石关,戏恶霸,民间传
襄城县,红石关,戏恶霸,民间传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8/3/13 10:18:3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襄城古县城,处在汝河岸边的南北交通要冲,有“九省通衢”之称。城门及城墙多采用首山红石垒砌,别有一番风韵,加上滔滔汝水和往来漫道的陪衬,远看如一座雄关耸立,因此古县城还有“红石关”的称呼。
    明朝年间,颍桥镇木匠李三绞带着两个徒弟出远门,到外地某县做木工活谋生,当地一个外号叫“胎里坏”的恶财主把他们叫到家里,吩咐为其打造家具。
    “胎里坏”为人刁钻、吝啬、霸道,经常恃强凌弱,是一个歹毒的地霸。但李三绞师徒并不知情,到了“胎里坏”家里,双方搞定工钱,李三绞师徒三人便忙活开来。
    十多天后,“胎里坏”要求做的几件家具按期做好。就在李三绞师徒准备找“胎里坏”结算工钱的时候,“胎里坏”却领着县衙的几个衙役来到李三绞师徒面前,要求搜查他们的行李,声称自己家里昨天丢失了二十两银子。
    “胎里坏”指着李三绞二徒弟李逢年说:“昨天只有他到我家内室去过,肯定是他偷拿了我家银子。”李逢年直呼冤枉,这时他才明白,昨天“胎里坏”为啥指使他把两把新椅子搬到内室去的原因,原来要诬陷他偷了银子。
    衙役们在“胎里坏”的指引下,果然从李逢年地铺的背囊里搜出了二十两银子。李三绞也马上明白了怎么回事,这是“胎里坏”乘人不防,暗中将银子塞进李逢年的背囊,栽赃诬陷,然后赖掉他们十多天的工钱。
    李三绞师徒三人被衙役们带到县衙,交由知县大人审理。知县问清李三绞师徒来自襄城颍桥,是外地人,他更知道“胎里坏”在当地是怎样的一个货色。听完双方申诉后,他立刻明白了这是“胎里坏”的奸计,在诬陷好人,目的是想抹掉木匠们的工钱。但在公堂上还不能揭穿“胎里坏”的诡计,因为明明从李逢年的背囊里搜出了银子。
    知县思忖一下,问李逢年:“人赃俱获,你是认打,还是认罚?如果认打,打二十大板。如果认罚,你一人的工钱上缴县衙。”知县这样判决,明明是护着李三绞师徒。他想李逢年如果认打,轻打二十板子了事。如果认罚,罚掉的工钱再辗转送还李逢年,让恶人的诡计落空。
    “胎里坏”一听,认为判得太轻,不依不饶,大肆搅和。这时,李三绞明白了知县的良苦用心,不慌不忙地说:“既然东家不依,我看这样罚可否?”
    知县问:“怎么个罚法?”
    李三绞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怪我平时对徒弟管教不严,我也觉得丢人、羞愧,我也应该受罚。对徒弟打几板子,太便宜他了,我看要重罚,把他充军边关,我也跟着去。但我徒弟一口否认他没偷银子,他跟我这么多年,根本不是贼人。这二十两银子一个说是偷了,一个说没偷,干脆充公做我们充军发配的路费。请求大人把我们充军发配到红石关——莲花寨——阴司沟,听说那里是重刑犯服苦役的地方,这样惩罚够重了吧?”
知县一听,心中明白。作为读书人,他知道红石关是襄城代称,莲花寨、阴司沟都在颍桥,于是判决:“胎里坏”立即结算工钱,李三绞师徒发配红石关——莲花寨——阴司沟,戴罪服役。既然罪人认领重罚,到边关受苦出力,发案的二十两银子罚作充军路费,双方不得反悔。
    “胎里坏”一听算计落空,又赔上二十两银子,正要声张,却被知县的惊堂木“啪”的一声震住,瘫坐在地说不出话来。
    就这样,李三绞师徒被一直“发配”到了家里。
    (这个故事,流传在颍阳镇、颍桥回族镇一带。)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