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南太行国学故事选粹:虎口脱险,巾帼不让须眉!
南太行国学故事选粹:虎口脱险,巾帼不让须眉!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12/21 9:31:4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1944年的仲春时节。
    一天下午,郭兴带领两名公安队员,到辉县城东侦查敌情。完成任务后,匆匆行走在辉县城至百泉的马路上,向营地返回。
    郭兴身穿黑布夹袄,灰色长布带束腰,一支短枪插在夹袄里面束腰下,外面不露一丝痕迹。两名队员跟在郭兴身后两侧五六米远的地方。当他们行至距百泉二百多地的时候,迎面走来一队荷枪实弹的伪军。他们三人警觉地靠向路边,低下头,装作没精打采的农民的样子,拖着脚步缓慢而行,直到敌人走过去。
    敌人刚走过不远,忽听一名伪军带着恐惧的声调、嘶哑着嗓子高叫道:“郭……郭兴,那是郭兴!”
    原来,那是一名曾和郭兴打过遭遇战的伪军。在他们三人靠向路边的时候,他就认出了郭兴,但他深知郭兴的厉害,不敢当面叫喊,等他们走过去了,才如梦初醒的叫喊起来。
    郭兴知道自己被认出来了,便向两名队员一挥手:“快跑!”迅速折向北边的的田间小道上。十几名伪军紧跟着追过去,边追边叫边打枪。为了分散目标,郭兴让两名队员分别向两边跑去。但是,所有的伪军只紧盯着郭兴追去。
    郭兴为了躲避敌人的子弹,忽左忽右蛇形奔跑。跑过几块麦田,前边有一道一人多高的土坎,郭兴跳下土坎,掏枪还击。敌人吓得全趴在麦地里,胡乱放枪,郭兴趁机顺着土坎向前跑。当他在长长的土坎的另一端露出身影时,敌人才发现他们已被甩下百把米远。
    这群伪军任然对郭兴紧追不舍。到了百泉,郭兴越过苏门山,向山下的南关村跑去。枪声惊动了苏门山西侧一座炮楼里的日军,他们从炮楼里也看到了郭兴和追赶的伪军。二十多名日军在一名小队长的带领下冲出炮楼,绕向南关村西头,堵截郭兴。
    郭兴从东面跑进南关村,后面追来的伪军只相距一百多米远。他刚拐过一个墙角,只见从一旁跑来一位青年妇女。快到他跟前时,她压低声音叫道:“郭队长,你还往哪跑?日本人从对面来了!”郭兴收住脚步,认出这名妇女时南关村的妇女主任李秀英。李秀英不由分说,一把拽住郭兴的手,跑进路旁他家的牛圈里。她关上牛圈的门,指着牛圈上面的吊棚说:“快上去!不然就来不及了!”
    郭兴踩着牛槽,爬上吊棚。李秀英随手将地上几片破席、草垫扔上吊棚,将郭兴盖得严严实实。她拍拍身上的灰土,打开牛圈门,此时,村子两头敌人杂乱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她仍不放心,在门外绞着手指想办法。恰在这个时候,一位本村的妇女,手拉着两个三四岁的孩子惊慌地从西面跑来。李秀英眼睛一转,想出一个主意。
    那位妇女跑到她面前,正准备张嘴说话,李秀英一把抓住对方的衣襟,拔下自己头发上的簪子,在她脸上扎了几下。随着几声尖叫,那妇女脸上流下几道鲜血。李秀英又用手在她脸上抹了抹,顿时血糊糊的。“快趴下!”李秀英用命令的口气说。吓呆了的她顺从地趴到地上,嘤嘤啜泣。两个孩子也趴到妈妈身上嚎啕大哭。
    日军和伪军几乎同时来到她们面前。日军翻译官指着刚布置完场面的李秀英问:“喂,有个八路跑到你们村了,你看到没有?” “俺这邻家媳妇得了伤寒病,跑不动,倒在俺门口。俺正急得没法哩,谁在意啥八路不八路哩!”李秀英装作不耐烦的样子回答道。
    一听是伤寒病,翻译官连忙倒退几步,在日军小队长耳旁嘀咕几句。日军小队长听罢,马上用手绢捂住鼻子,瓮声瓮气地说:“伤寒病,传染的,我们快快离开!”
日伪军都怕传染上“伤寒”,没敢在村上搜查,就匆忙撤回了。
    待敌人走远了,李秀英赶忙把仍趴在地上哭泣的母子三人扶起来,拉进牛圈。李秀英用盐水给孩子的妈妈擦脸,一边擦,一边把事情的原委告诉她。当她明白刚才的一切都是为了掩护郭兴时,便破涕为笑道:“我那会儿瞧你瞪着两眼,用簪子扎我,还以为你疯了,可把我吓坏了。要知道你是为了救郭队长,就是在扎我几下,也不怨你。”
    郭兴上吊棚后,从席缝里把外面的情景看得真真切切,现在又听到他们俩的一番对话,就撩开盖在身上的东西,一纵从吊棚上跳下来,眼含热泪,对两位淳朴、可敬的妇女深深地鞠了一躬……
(作者: 责任编辑:孟祥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