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月29日,“共工故里”在辉县揭牌,中国先秦史学会将辉县正式命名为“共工故里”,这既是对辉县历史文化地位的肯定,也是对社会各界不懈努力的肯定。
从有历史记载起,辉县就一直与“共”字有关联,先后称作“共地”“共邑”“共国”“共县”“共城”。缘于此,这里也是“共”姓的发源地,也是龚、洪等姓的祖根地,辉县是古代文献中共工氏的主要活动区域。共工在此治理洪水,虽然没有治理成功,但为大禹治水积累了经验和教训。通过治理洪水,社会组织和管理能力得到加强和集中,进而使王权进一步巩固,由此导致了早期国家的产生。
前段时间,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姓氏文化工作委员会等主办,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中华龚氏文史研究会、辉县市共城文化研究会承办的“共工氏与中华龚姓文化研讨会”在辉县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12个省市的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及龚姓后裔等近百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期间,与会专家专程考察了孟庄遗址、共城城址、百泉等共工文化的相关遗存,并围绕共工氏的历史与文化、共工与上古文明,以及共工、龚姓与辉县关系等议题,展开了讨论与交流。无论是地名标识、典籍记载,还是考古发掘成果、专家论证等方面的证据都表明,辉县市与共工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为远古时共工部落所在地当无疑义。
近年来,辉县市坚持把大旅游作为承接郑新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全力打造南太行“文旅康养”产业带,努力把辉县打造成旅游天堂、北方水城、文化圣地。下一步,辉县市将依托“共工故里”这一金字名片,进一步挖掘共工文化,弘扬共工精神,发展文化产业,传承辉县文脉,把辉县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强市。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