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一本读不完的书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4/28 11:31:51 来源:漯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君不见,著书立说,《说文解字》传千古。
君不见,博通经籍,五经无双许叔重。
公元121年,一辆木轮牛车从召陵县缓缓驶入京城洛阳,“今慎已病,遣臣赍诣阙”,将洋洋十三余万言的书稿敬献朝廷,并得“御赐葛布40匹”。此书稿便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说文解字》。
许慎,字叔重,东汉时期汝南郡召陵县(今属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处的时期,古文经与今文经的论争非常激烈,正是有感于“是非无正,巧说邪辞使天下学者疑”的现状,许慎潜心于此,不辍笔耕,以理论来联系实际,尤其是把《说文解字·叙》提出的“六书”这一衡量汉字造字、用字的理论具体化,做到逐一对每个汉字穷追根源,条分缕析。
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个汉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说文》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成为“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正如许慎所言,“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许慎对于汉语字词本源刻意求真的诠解,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广博性,时至今日,《说文》仍是我们认识汉字、分析形义关系所必须借助的工具书,也是我们理解研究甲骨文、金文的桥梁,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核心地位是无可争议的。
《说文解字》牢固地确立了许慎在文字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崇高地位,被后人尊称为“字学宗师”和“字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文》一书体大思精,前无古人,学术价值极高,一经面世,历代传习不息,有关注释、研究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其拥趸者更是遍及世界各地。为此,人们把对许书的研究称之为“《说文》学”,或亲切地称作“许学”。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