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147年-223年6月27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
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成为曹魏阵营中著名的军事家和谋略家。贾诩谈兵的故事就发生在今许昌县尚集镇岗朱村村南的岗尖上。从前这里有几座亭阁、重檐、重迥廊、雕梁画栋、铜铎叮咚。据说那是曹丕为贾诩所建。阁前有一棵大槐树,浓荫蔽日,槐树下甚是凉爽。贾诩的首次谈兵就是在那棵槐树下开始的。那天,曹操同钟繇、司马懿等人专程来看望贾诩,言谈中曹操问贾诩:我想征讨西方,统一天下,兵以何为先?”贾诩说:“前创大将军精锐之师,快骑而已。”贾诩这里所提及的,是建安二年曹操征讨南阳张绣的淯水之战。那时贾诩尚未归附曹操,还是张绣的军师。由于他的计谋,致使十万曹军陷入重围,伤亡惨重,曹操本人也差点送了命。贾诩的意思是说,要使曹军强大,首先要发展骑兵。曹操心领神会,额首道:“将军远见之言耳。但不知征骑需几?”贾诩道:“良骓百万,虎骑千群。”这个巨大的数字令众人为之瞠目,但曹操却哈哈大笑,拍着贾诩的肩膀说:“将军出生虎骑之地,吾事成矣。”贾诩慨然道:“贾某不才,相马经到略知一二,当效微力以报知遇之恩。”从此,贾诩和司马懿就在这村子的南面一片坡地上大养军马,几年间,数以万计的战马从这里跃向战场。人人都说,贾诩的这次谈兵,铸成了曹操逐鹿中原的精锐铁骑。
贾诩第二次畅谈兵法是一个炎热的夏天。那日清早,曹操策马扬鞭,身穿大将军服,率领他的四十员将领来岗朱请教于贾诩。贾诩提出了“量敌布站”的观点,告诫曹营将领要根据敌情来部署和使用自己的兵力,敌变我变。众人听了,莫不啧啧称赞,就连曾经主张派刺客杀掉贾诩、而今余恨犹存的于禁,也非常钦佩。曹操更是赞赏,说贾诩有陈平、张良之才。其后人评论说,贾诩的这次谈兵,奠定了曹操军事理论的基础。
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这时在下邳取代吕布的刘备,威胁着曹军的后方,但大多数将领主张集中兵力对付袁绍,置刘备于不顾。曹操犹豫不决,派郭嘉来岗朱问贾诩。贾诩说:“刘备深知曹公虚实,若后院起火必为大患。袁绍见事迟,料暂时不动。依我之见,先征刘备而后再战官渡。”曹操采纳了贾诩的意见,取得了下邳之战的胜利,从而巩固了后方,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战袁绍了。
曹操的儿子曹丕当皇帝后,任命贾诩为太尉,有一次,曹丕驾临许昌,要贾诩陪同到岗朱看一下贾诩的旧居。那一天,曹丕问贾诩:“我想征伐那些不听话的人以统一天下,你看吴国和蜀国先攻哪一个?”贾诩说:“你才当了皇帝,当前最要紧的是实行德化,安定百姓,近期内不宜动兵。”但曹丕不听,发动了江陵之战,结果大败而归。事后曹丕常常叹息:”悔不听贾太尉之言,以致如此。”
贾诩谈兵,还留下许多佳话。说贾诩为了研究兵法,常在霜寒之夜秉烛达旦,这种刻苦精神感动了鸟王凤凰,以致百凤云集,展开那丰满的羽翼为他遮霜避寒。有歌曰:“岗外秋风无限浪,寓中春意正入时。”传说贾诩七十七岁病故的那天,成群结队的凤凰衔白羽毛,为贾诩行素。贾诩死后葬于岗朱村西北地,幕前石碑有诗曰:“将军一朝去,英骨留中州。遗风今犹在,谈兵千古流。”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