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许昌各县(市、区)名字由来和特色
许昌各县(市、区)名字由来和特色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1 16:41:3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一)禹州
  禹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因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国于此而得名,古称“大禹之州”。大禹的儿子启在这里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被誉为“华夏第一都”。以独特窑变艺术闻名于世的国宝钧瓷发源于此,钧瓷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药王孙思邈早年在此行医,自古就有“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的佳话,是全国闻名的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禹州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杂家鼻祖吕不韦、先秦法学家韩非子、西汉留侯张良、行书鼻祖刘德升、独步书坛的褚遂良、明代五朝元老马文升等一批志士仁人,他们不但为禹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涂上了浓墨重彩。这里更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的故乡,画圣文化名扬海内外。拥有全国唯一钧瓷专题博物馆钧官窑址博物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神垕以及逍遥观、禹王锁蛟井、古钧台、张良洞、周定王陵等一批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长葛市
  长葛,盖葛天氏故址也,后人思永其泽,故名曰长葛。又传创邑之始,有葛条附树,故名。唐,虞,商无称,至周东迁,始见于春秋,属郑。长葛历史悠久,人文灿烂。“楷书鼻祖”钟繇,第一部论诗专著《诗品》的作者钟嵘均为长葛人。该市工业经济初步形成了金刚石制造及制品、机械装备制造、电瓷电器、建筑卫生陶瓷、有色金属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人造板材加工等八大产业集群。
  (三)许昌县
  许昌县历史文化悠久。东汉末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221年,曹丕废汉立魏,因“魏基昌于许”而赐名许昌,沿用至今。境内三国遗址星罗棋布,是全国知名的“三国文化”之乡。该县产业特色鲜明,是全国重要的档发加工出口基地、汽车传动轴生产基地、腐竹生产集散地,也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科技进步先进县和全省首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发展外向型经济先进县、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
  (四)鄢陵县
  鄢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鄢陵县在周初为鄢国。周武王伐纣灭殷后,封陆终第四子求言于郐(今郑州),别封于鄢,故名鄢国,鄢始于此。春秋属郑地。公元前770年,郑武公灭鄢,废鄢国为鄢邑,改为鄢陵。该县文物古迹主要有乾明寺塔、尹宙碑、曹操议事台,曹彰墓、许由隐耕处、许由墓、醉翁亭碑、兴国寺塔、甘罗古柏等。素有中国腊梅文化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花木第一县等称号。
  (五)襄城县
  襄城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狩猎农耕,襄城春秋时名“汜”,郑地。周襄王姬郑十六年居于汜,公元前540年,襄城属楚,楚灵王在汜之西北隅筑新城,因周襄王曾居此,故名“襄城”。秦统一六国后,设襄城县,属颖川郡。襄城县物产资源丰富,是全省53个资源富县之一,已探明煤炭储量20.5亿吨,是平煤集团的主要煤田。烟叶种植历史悠久,驰名中外,1958年,被毛泽东主席赞誉为“烟叶王国”,是中国烟草文化之乡和中国烟草文化研究基地。
  (六)魏都区
  东汉末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奉天子以令不臣”,完成了统一北方的霸业。后魏文帝曹丕建立魏国,“魏都”由此而来。魏都区是许昌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魏都区历史文化悠久,区内三国古迹旅游景点有60多处,如关羽秉烛夜读的春秋楼、挑袍辞曹的灞陵桥、神医华佗墓等。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