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琴为潞王朱常淓于明朝崇祯甲戌年(1634年)监制,上个世纪80年代初新乡市博物馆几经周折最终从张昭重(北京)手中征集到。琴身长120.7厘米,琴式与仲尼式略相近,通体黑漆。琴肩在二、三徽间,呈斜形,腰在八至十徽间,龙池圆形,凤沼正方形,承露圆角,焦尾冠角较尖,上有灯草线盘成卷草纹,琴面有七根弦。龙池内环刻“大明崇祯甲戌岁潞国制陆拾肆号”。龙池上方刻“中和”二字,龙池之下刻楷书五言绝句:“月映长江水,风微滴露清,回到无声处,方知太古情。”款刻“敬一主人”,其下刻篆书“潞国世传”方形大印。古琴编号为六十四号。
明代的潞王朱常淓,是当时热衷于造琴的著名人物。潞王藩府在今河南卫辉市,清王世祯《池北偶谈》卷十九《潞王琴》称:“故明潞藩敬一主人,夙尚风雅,曾造琴三千张。予犹见长安市上售其一,有隶书‘中和’二字。”在古书中此琴也被数次提及,并有赋诗等,是不可多得的珍品。静心细品此琴,冷冷七弦,荧荧十三徽点,凤沼、龙池、凫掌、舌穴,真是一件文化研究价值颇高的乐器。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