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曲艺厅
曲艺厅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7/25 9:34:0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走进繁华喧闹的鼓楼夜市,除了各种小吃摊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外,那些从茶楼里传出来的戏曲(河南豫剧和曲剧)腔调也不时地在耳边回荡。

        看到今天鼓楼夜市的戏曲茶楼,儿时大相国寺曲艺厅说唱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相国寺里曾有一座曲艺厅,青砖灰瓦,长方形木条框窗,四面斜坡式的房顶,东方古典特色的传统建筑显得别具一格。其面积大约为一座篮球场大小,可容纳三四百名观众。入场门头上方有用水泥刻制的隶书体“曲艺厅”三个大字,非常醒目。

        曲艺厅里是不演整场戏的,只表演说拉弹唱(河南坠子书类的)节目。小时候曾和父亲来过几次,印象颇深。不大的戏台上中间摆放着一张搭着红色绸子布的四方形老式八仙桌,表演时一男一女分别坐在桌子两边的椅子上,男的拉着弦子(伴说唱用的坠子、胡或三弦),女的手拿一对坠子板,男弹女唱,好不热闹。我坐在父亲旁边,看不懂也听不懂那演员弹唱的是啥意思。听父亲说,好像是古书戏曲、小说故事之类的东西,记得好像有《武松打虎》《岳飞枪挑小梁王》《三娘教子》《寡妇征西》《杨家将》《拉荆笆》等。

        曲艺厅里的观众可以随便吸烟、嗑瓜子,里面常有拎着放有香烟、瓜子篮子的小女孩或是老头儿转悠着无声叫卖。

        来曲艺厅听说书的几乎都是中老年男人,女观众很少见,偶有年长老太太。听说书的也常把座位坐得满满的,演出时,台上说唱得热闹时,台下观众也不时地发出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每天,曲艺厅的演出都有场次,门前会有用红色粉笔写着的当天和第二天的演出内容预告,但观众大多是随来随买票进场。记得票价好像是一毛钱一张。我看到的演出台上拉弦子的是位盲人,拉起弦子来从不用乐谱,左手上下、右手左右地来回移动,非常自如,也很自在。打着坠子板说唱的那个女人嗓音并不优美,虽显沙哑,但唱得通俗易懂且耐听。我想,这才是我们所说的来自民间曲艺的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吧。

        今天的大相国寺里,往日那些弹唱说书的场景早已销声匿迹,但曲艺厅给当年生活还不富裕的古城百姓们带来了快乐和精神享受。曲艺厅没了,一个个戏曲茶楼出现了,相信仍会带给今天的开封百姓以休闲和快乐。
(作者:侯乐生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