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汉光武帝陵万人坑探秘
汉光武帝陵万人坑探秘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5/17 18:19:45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次数:
     在汉光武帝陵西南侧,有一个万人坑。说是万人坑,是因为老百姓说这里埋了很多人,并没有坑,如今只留有一个高出地面不到一米的八棱形台子,还有一块被砸碎碑刻的残片,只有“八战”二字。刚到汉光武帝陵工作,听说那里埋了很多死人,吓得晚上不敢轻易出门。天长日久,慢慢就习惯了,我们汉光武帝陵管理处在建职工宿舍的时候,还挖出些头盖骨,这说明这里确实葬了不少人。

    每次从这里经过,我都禁不住在想,这里埋的是什么人,他们因何而亡,为什么葬在这里?就向当地乡亲们打听,听老人讲这里葬的是国民党官兵,至于他们具体是哪场战争中阵亡的,没人能说清楚。我就去查阅《孟津县志》,《孟津县志》记载,1946年8月南北白坡战役,被打死的国民党官兵被埋在汉光武帝陵西侧,这可能就是这个万人坑了。既然这里葬的是解放战争中战死的国民党官兵,就没必要为他们树碑立传,否则对不起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先烈,我失去了研究的热情,这项工作也就这样被搁置了。

    前些天当地一位老者听说我在研究这个万人坑,找到我说,他的父亲是黄河边上的一个老船工,当年这些国民党官兵的尸体就是他父亲从黄河北岸运到汉光武帝陵的,他告诉我当时他的父亲也不愿运这些尸体,按当地的风俗运死人那是很不吉利的,但当时也是被枪逼着没办法。他听父亲说这些人是中条山战役中被日本鬼子打死的,1941年的中条山战役国民党的确死了4万多人。汉光武帝陵这个地方叫万人坑。一次就死上万人的战役不多,这样说倒也吻合。照他的说法这万人坑下埋的抗日英雄,我疑惑了,下决心弄个明白。 

    我开始走访附近七十以上的老人,汉光武帝陵前有个下河图村,村里有位近八十岁的老人,他说这里葬的国民党官兵是和共产党打仗时被打死的。当时埋这些人的时候,国民政府还举行大型公祭仪式,他当时还是小孩子,还跑去看热闹。具体什么时间他已不记得了,只记得过了没多久全国就解放了。这里究竟葬的是抗日的民族英雄,还是为蒋家王朝卖命的炮灰?我很纠结,也很困惑,最后还是单位领导帮我想出了办法。汉光武帝陵管理处张主任告诉我,既然县志记载是白坡战役,当地肯定也有史料记载,济源市坡头镇民兵营保存有许多当地民兵连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的史料,肯定有我们想知道的资料,就让我去了解情况。

    我们就和龙马负图寺的杨先生还有这位老者,驱车前往坡头镇留庄的民兵营。辗转来到留庄,这个纪念馆并非全天开馆,我们给留庄村委打过电话之后,就在门口等候开门。顺便向门口的几位老乡请教,一位老者告诉我们:“你们说的一定是凤凰寨战役,当时战打得激烈,打了三天三夜,死了好多人。”

    进入展厅,我们重点了解了凤凰寨战役的详情,凤凰寨战役就是解放战争中非常有名的八三战役。一九四六年八月上旬,我太行军区主力协同太岳四分区部队在孟县西部白坡、冶戍一带,对敌国民党整编三十八师十七旅驻黄河北岸的部队展开反击,经过三天三夜的战斗,全部歼灭十七旅五十一团和四十九团一个营,并给驻白坡之十七旅指挥所和所辖部队以重创。

    战役的经过是这样的:一九四六年,我太行军区主力独立旅和四十三团,集中在豫北焦作地区,为策应我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豫东陇海作战,牵制新乡地区王仲联集团,积极备战,寻找战机。七月下旬,我方得到情报了解到:国民党原驻孟县西部黄河北岸之敌九十军五十三师全部他调,由整编三十八师十七旅旅长王作栋率所辖五十一团驻守该地。旅指挥所和直属部队驻白坡,五十一团驻白坡以东约四公里之冶戍及其周围地区,防备空虚。经过细致的侦察,我军决定于八月三日突袭敌军。此次战役由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指行,太行、太岳军区部队为主力进行作战,济源、王屋、孟县三县地方武装紧密配合。

    战斗一打响,太岳五分区一个团沿着白坡西部槐树庄坡头一带清扫敌人的据点,很快得手。太行四分区的老二团(太行四十三团)由白坡西部向凤凰寨进攻,老二团的先头连第八连在连长杨尔华、指导员陈启贵的率领下,沿黄河渡口向白坡前进。在渡口遇到敌人一个工兵连,他们立即行动,迅速全歼该连。而后部队继续前进,到达白坡镇,扫清残敌,俘敌副旅长王仰芝及十多名军官。由于白坡地形特殊、凤凰寨寨墙高大、易守难攻,那里不但有他的旅指挥所,还有旅直属队,兵力不少。老二团在那个易守难攻的形势下,进攻了两次,未能得手,形成对峙。凤凰寨东边是我独立旅第七、八、九团攻打冶戍敌九十军五十三师五十一团。我军采取两侧钳击,从敌侧后沿黄河岸边薄弱环节下手,先打乱敌团指挥系统,再釜底抽薪,分割歼灭敌人。七团从东边开始,九团沿黄河边从南边开始,形成两面夹击,对敌人威胁很大,进展顺利,打了两天两夜,敌人的指挥系统被打乱,部队大部分被消灭。敌军的团长赵普无奈,只好带了他的残兵几百人进入北边高地上的泰山庙,企图负隅顽抗,但泰山庙最终被攻破,赵普及其残兵被俘。

    但此时敌军四十九团主力在黄河南岸,势力还很大,第三天已开始派兵增援,渡河向白坡靠拢。尽管我军打了胜仗,消灭敌人四个营,但是自己也有伤亡,付出的代价也不少,部队也比较疲劳,需要休整;另外我们手中没有得力的炮兵,也没有新的预备队;更重要的是白坡的敌人还没有打下来。如果与敌继续对抗,势必拖延时间,对我军造成大的伤亡,于是我军主动撤回济源,战争结束。

    通过比较,我认为大量史料证明汉光武帝西南侧的万人坑确系八三战役中被歼的国民党官兵,因为且不说中条山远在山西,路途遥运,运送那么多死人到孟津几乎不可能,而中条山战役国民党军队被层层被包围,亳无还手之力,只有极少数人突围出去,这么多尸体是被遗弃在日战区,死亡四万二千人也是日本人公布的数字,而后日军又进行了三次篦梳式扫荡,清查反日武装。国民军已疲于奔命,哪还有能力清扫战场,把阵亡官兵千里迢迢送到孟津来埋葬、而八三战役战场就在汉光武帝陵对面的白坡,战斗国民党军队的确伤亡残重,损失一个团,四个营,被俘就有九百六十一人,而战后我解放军撤回济源,他们就有机会打扫战场,埋葬这些阵亡的官兵。可见孟津县志记载是准确,而老先生记忆有误。

    从留庄归来,我的心情轻松了下来,释然了许多。 而今汉光帝陵依旧松柏长青,游客如织,而万人坑上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历史成为过去,只愿战争永远不再来,我不再有这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悲凉。
(作者:张雁雁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