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著名教育家、史学家、哲学家嵇文甫: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著名教育家、史学家、哲学家嵇文甫: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3/18 9:18:3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 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继往开来扬辉光……” 这是河南大学的校歌歌词,意象苍茫雄阔,似黄钟大吕之声,至今仍在回响。这首歌诞生于全民族戮力同心抗战之时。当时,河南大学流亡至豫西栾川县潭头镇办学,为提振精神、鼓舞士气,时任文学院院长、后来担任校长的一位教授,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意味隽永的校歌。

        70多年来,河南大学的师生都忘不了这首歌的词作者——已经离开他们50余年的老校长嵇文甫先生。

        3月初,记者采访了嵇文甫先生的孙子、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嵇立群及河南大学校史馆馆长王学春,他们满怀崇敬地讲述了著名教育家、史学家、哲学家嵇文甫的故事。

        学养丰厚 思想进步

        1895年,嵇文甫出生于河南省汲县。

        1910年,嵇文甫入卫辉中学。当时正值辛亥革命前夜,卫辉中学是革命思想在豫北传播的一个重要阵地。在这里,嵇文甫最初接触到了革命思想。

        1915年,嵇文甫考入北京大学,入中国哲学系。由于基础较好,学业优异,嵇文甫深受马彝初(即马叙伦)等教授器重,学养日见丰厚,为后来他在学术上的非凡成就打下雄厚基础。 


        1918年秋,嵇文甫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来到河南省省会——开封。从此,嵇文甫与开封结下不解之缘。

        嵇文甫在省立第一师范任国文教员,讲授文学史。此时,嵇文甫还和北大同窗冯友兰等创办《心声》杂志,在更大范围宣传新思想。作为五四前夕河南发行的唯一新型杂志,《心声》系统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一些社会主义思想,揭露抨击了社会痼疾与时弊,因而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引新思想之风吹入河南的一个窗口。

        1922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在河南发行,嵇文甫认真阅读了每一期,他的思想迅速由革命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文学史家任访秋在一篇文章中写道:“1923年,我到一师读书……那时文甫先生已由宣传‘五四’精神,进一步宣传马克思主义了。他当时在河南进步青年的心目中,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导师。”

        1926年底,嵇文甫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出入这所学校的许多人后来成了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如何叔衡、张闻天、叶剑英、邓小平、杨尚昆等。

        1928年底,嵇文甫辗转来到北平,在北京大学任教,同时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女子师大等校兼课。

        1933年暑假后,嵇文甫回到河南,在河南大学任教授兼文史系主任。从此,嵇文甫人生中最重要的23年与这所大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时期,他写了《左派王学》《船山哲学》和《晚明思想史论》等著作。

        “他喜欢坐在门槛上看书,不爱多说话。”王学春从河南大学代代相传的讲述中知道了嵇文甫的故事。

        1937年9月,在中共党组织的支持下,嵇文甫和范文澜、王阑西、姚雪垠等人在开封创办了《风雨》周刊。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朱理治、宣传部部长刘子久、秘书长危拱之等经常为该刊撰文。不久,《风雨》即成中共河南省委的机关刊物。这一年,嵇文甫还和范文澜在开封举办“抗敌工作训练班”,首届抗训班结业后,嵇文甫从中挑选了70人,组成河南省抗战教育工作团。工作团由开封出发南下,一路上演讲、演出,进行抗战宣传,起到了动员民众的作用。

        经受考验 坚守信念

        在八年抗战中,嵇文甫随河南大学离开开封,开始流亡办学。在艰苦的日子里,嵇文甫和千百学生同呼吸共命运,坚守教育阵地。

        在栾川潭头镇,嵇文甫任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就在此时,嵇文甫创作了著名的河南大学校歌。

        日寇逼近,嵇文甫为文学院师生的安危殚精竭虑。离开潭头镇前,嵇文甫不思茶饭反复斟酌,和李俊甫等人不约而同提出尽快撤离的主张,并建议走一条相对安全的路线。他们的主张被采纳了。事后证明,这是一条脱离险境的幸运之路,因为走另一条路的一群人随即与日军遭遇,死伤了一些人。

        1941年,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当年10月,嵇文甫被捕,他被关押在洛阳,经受了严峻考验。嵇文甫坦然承认自己是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但对于他所知道的共产党人的情况只字不露,保护了多位共产党人。在狱中,嵇文甫写下这样的诗句:“坎坷何足道,磊落互襟期。公式里艰贞日,龙场悟彻时。精金须百炼,健马终一驰。默数平生事,飘然壮志飞。”他借周文王被商纣王囚公式里和王阳明被贬于龙场的典故,抒发了自己的信念。

        嵇文甫被捕,在河南文化教育界引起了震动和义愤。河南大学学生以罢上军事课表示抗议,一批进步教授向有关方面发出函电,争取社会舆论支持。次年3月,嵇文甫获得释放。

        “据说嵇先生返校那天,天色已晚,河大师生闻讯,打着火把,沿着山路,到数十里外去接他,到校后,又燃篝火放鞭炮欢迎。老校长很感动,他说,他与几千个学生是骨肉相连的。”王学春向记者讲述这段历史时被深深感动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河南大学迁回开封。嵇文甫通过课堂、报刊,继续向青年学生传授知识,传播进步思想。他一连发表多篇寓言式的杂文,预言国民党统治必然失败。在“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运动中,他积极支持学生们的正义运动,家中成了进步学生和中共地下党员经常出入的地方。

        1948年6月,开封第一次解放。数日后,嵇文甫和一批进步人士共70余人乘解放军开封前线司令部的军车,进入豫西解放区。嵇文甫的心情无比舒畅。他说:“昨天还是封建法西斯反动统治下的羔羊,一觉醒来,成了新民主主义的天下了。多年来沉闷窒息的生活乃告结束,像游子还乡一样,终于回到了革命大家庭。”

        提起此事,嵇立群说:“这是祖父一生中十分明亮的一页,他们一到解放区,就受到了刘邓首长的接见和宴请。当时《人民日报》先后五次报道了祖父一行到达前后的活动。”嵇立群还向记者推荐了当时负责接送的丁力同志的回忆文章:“包括他如何找到我的祖父,如何请示粟裕司令员并得到两辆军车和一个班的武装护送,都讲得清清楚楚,非亲历者是掌握不了那些细节的。”

        在解放区,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创办中原大学,嵇文甫热情投身于新的办学事业。经过短暂准备,这所抗大式的大学在1948年8月开学了。不久,开封第二次解放,他又奉命返回,参加河南大学的重建工作。

        1949年10月1日,嵇文甫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亲历了开国大典。此后,他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河南大学校长、河南师范学院院长、河南省副省长。他还是五六十年代河南本省唯一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6年,嵇文甫离开了同呼吸共命运23年的河南大学,奉命筹建郑州大学,并担任郑州大学首任校长。

        乐于奉献 鞠躬尽瘁

        嵇立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年父母在北京工作,自己自幼随祖父生活,一直到祖父去世。在他的记忆中,繁忙的事务性工作占去了祖父大量的时间,但是,嵇文甫一直进行学术研究,陆续出版了《关于历史评价问题》《王船山学术论丛》《王船山史论选评》《春秋战国思想史话》等著作。直到晚年,他也未曾脱离教学活动,在去世前不久,他还给大学生们讲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恩格斯的《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从北大到河大,嵇文甫讲课一直很受学生欢迎。他常常只拿一支粉笔和一张纸,纸上写有不多的几行字,也不怎么看,大概是烂熟于心吧。他讲授时看似漫议,实际上却围绕一个中心,待他讲完,许多问题就释然了。

        “祖父为人诚恳、平和,从不斤斤计较。”嵇立群说,他的祖父在中国社会史的一些问题上与郭沫若见解不同,上世纪50年代初,郭沫若著文《奴隶制时代·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这篇文章先针对范文澜的观点,后针对嵇文甫的观点,言辞比较尖刻,但嵇文甫并不介意。嵇文甫去世时,郭沫若很关切,打来长途电话悼念。

        几代学生都没有忘记他们的老师。嵇立群交给记者几篇回忆文章。李光一教授的回忆,将时光带回抗战中的潭头岁月:“我经常在老师家喝小米稀饭,吃花卷馍,咸菜酱豆。……嵇老师不仅对学生不摆架子,对任何人都是如此。”原武汉文联主席李蕤写道:“我当时在《先锋报》主编副刊《燧火》,嵇先生……在副刊上发表了许多喻古讽今的散文,它们如犀利的投枪匕首,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国民党封建法西斯独裁的本质。……记忆最明亮的一页是1948年,……我到鲁山中原局的时候,嵇老正夜以继日地为中原大学做筹建工作。”可见,他们的师生关系十分亲密。

        1963年10月10日,嵇文甫先生因突发脑溢血溘然长逝,终年68岁,他是在讲台上倒下的,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嵇文甫的追悼会十会隆重,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学院、中共河南省委等部门以及亲朋好友发来唁电唁函,送来花圈。

        嵇立群告诉记者,“文革”前已经作古的祖父,在“文革”中也遭受诬蔑。然而,历史是公正的,雨过天晴后,又见到一些文章忆及他的祖父,在他生活的北京、在文化学术圈内,提起他祖父的名字,人们仍满怀敬重。

(作者:张德卿 责任编辑:陈艳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欧阳修与钱惟演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