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女四岁了,去年冬天,有一阵子嗓子发炎。今年,我听说有冬病夏治的方法,就带她去医院贴了几次膏药。
现在的孩子赶上了好时候,有病能随时到医院就诊。我们像她这年纪时,虽比旧社会缺医少药好了许多,但还是有不少欠缺的。
我有个发小,出麻疹时,眼睛出了点儿小毛病,到老城十字街“卫协会”(在西大街路北,因离十字街近,习惯被叫成十字街)看病。大夫讲,要打针。发小家里人多,迟疑了,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眼睛落下毛病,瞳仁上有个蝇翅大小的斑。发小长大后想当兵,体检却不过关。
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当时的人们治病多用土法子。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小时候我常肚子疼,疼起来出一头冷汗,祖母就将热锅圈(旧时煤火台儿上支锅用的,由秸秆制成)用毛巾包起来,放到我的肚子上,暖一个时辰,就止住疼了。这法子冬天灵,要是天热,祖母或母亲会搓双手,搓得手心发热,然后放到我的肚子上,焐一会儿再搓,搓了再焐。
祖母爱用土法子。若家里谁的眼睛不舒服,她就用大襟布衫的角包个盐斗儿(小盐块儿),蘸点儿水,轻轻地擦眼角消炎,挺管用的。
过去,生疮长疙瘩的小孩子多。生了疮或长了疙瘩,有个土法子可治:薅一把马齿苋,捣碎了,糊到疮或疙瘩上,用布条绑紧,过几天,就能消肿。
其他的如蚊子草止痒、烧大蒜瓣吃治痢疾等,也都是过去常用的土法子。
最令人佩服的是用獾油治烧伤,不落疤,真是神奇极了。记得小时候家里有獾油,因为祖父当过几年中医,家里开过中药店。祖母把獾油当宝贝,谁家的孩子若是烧伤了或烫伤了,找上门来,祖母会把獾油拿出来,让人家用,人家在还獾油时,会说些感激的话。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