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脚踏实地:司马光编著通史 十九年夜以继日
脚踏实地:司马光编著通史 十九年夜以继日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12/31 16:19:18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脚踏实地”讲的是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司马光出生。此时,他的父亲司马池任光山县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儿光。

  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20岁的司马光参加了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林,初任华州(今陕西华县)判官。他的博学,一方面是勤奋好学,另 一方面是其父司马池的着意培养。每逢司马池与同僚促膝长谈时,总带上司马光。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司马辞掉华州判,改任苏州判官。此后又任宣德郎 等官职。

  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时任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写成了《历年图》,宋英宗大加赞赏。于是,宋英宗下令建书局,让他专门编写《资治通鉴》。

  呕心沥血编通史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由于反对变法,司马光离开了朝廷。退休后,司马光居住在洛阳的宅邸,继续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工作。

  在刘恕、范祖禹等历史学家的协助下,司马光花了19年,写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该书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叙述了1362年的大事。

  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对书稿精益求精,600多卷的初稿,到定稿时只剩下80卷。全书完成后,在洛阳存放的废稿、残稿,就堆了满满两间屋子。

  由于长期伏案工作,他刚过60岁,视力就开始衰退,牙齿脱落。《资治通鉴》写成后,还没等印行,他便与世长辞。

  据《邵氏见闻录》记载,司马光曾问邵雍:“你看我是怎样的一个人?”邵雍称赞说:“我看你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成语“脚踏实地”由此而来,比喻办事或学习勤勉认真,踏踏实实,实事求是。

(作者:朱艳艳 责任编辑:曾玉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柳沟碑刻群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