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杰出的古代木工巨匠——喻皓
杰出的古代木工巨匠——喻皓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11/9 11:51:0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名工巧匠不乏其人,喻皓就是继鲁班之后的又一代名师。喻皓,历史上也称预浩、预皓、喻浩,五代末期北宋初年浙东人。素谙木工原理,亦是有名的建筑学家。宋朝欧阳修曾称赞他为“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

    相传当时杭州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建成后木塔动摇不稳,许多工匠束手无策,只得去请教喻皓,当他对塔的木结构仔细查验后,便得出结论;只要对每层辅好的木板用钉稳固就可了。后来照他的办法去做,果然木塔屹然挺立。他解释说,这是因为塔身六面自相牵制所以“自不能动”。

    喻皓一生中最出色的一项工程,在国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宋太宗建造开宝塔。塔身为八角形,高十一层,塔上要雕刻许多佛像,塔下修成天宫模样,技术很复杂。造塔之前,喻皓精心设计了一个模型,并广泛征求意见,曾求教于郭忠恕(洛阳人宋初文学家、画家)。经郭忠恕认真计算后发现模型设计有问题,“末底一级折而计之,至上层余一尺五寸,收杀不得。”喻皓虚心听取了郭忠恕的意见,作了修改。施工中他身先士卒十分谨慎,每造一层都要经过严格检验,经过八年寒暑的辛劳,宝塔终于建成。竣工后人们发现塔身有些向西北方向倾斜,感到奇怪,就去问喻皓,他笑着向大家解开了塔斜之谜。因为开封地势平坦,又无高山屏障,汴梁多西北风,在风力作用下,百年之后塔身便会自然正过来的。后来不到一百年,塔身果然直立起来。喻皓曾估莫这塔可留世七百年,可惜在宋代庆历四年焚毁于火。喻皓的精确设计和高超技术可谓鬼斧神工,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

    喻皓的匠艺本领是怎样得来的呢,这与他自幼勤奋好学,关于研究分不开的。他年青时住在洛阳。洛阳城相国寺是唐代著名的建筑,寺的建筑独具风格、精美别致,这深深吸引了年青的喻皓,特别是门楼结构,飞檐上卷极为壮观,他就时常兴趣盎然地独自前去观察惴摸,站累了就坐一会,坐久了索性躺下来,不顾疲劳反复钻研思考,随着时光的延伸就获得了可喜的硕果,喻皓终于悟出其中的奥妙,掌握了这种飞檐结构的技术。只此就可见他学习态度是何等严谨不苟了。

    喻皓一生设计建造了许多寺塔楼阁,尤其擅长木结构。晚年他把一生经验总结写成一部《木经》,共分三卷,是我国第一部木工建筑的书,长期以来成为后代木工、建筑学的经典。可惜现在这部书已失传,仅能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还可窥见一斑。

    喻皓一生不仅留给我们许多伟大的建筑,更给我们留下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以及我国民族勤劳奋发的美德,也为祖国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作者:唐昱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