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品读开封:宋代诗词中的清明吟唱
品读开封:宋代诗词中的清明吟唱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6/12 9:34:4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动人节景 畅快心情

        “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相互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这是孟元老笔下的北宋东京城清明节时的盛况。同样,曾在帝都生活多年的柳永,也以一阕《木兰花慢》长调,尽情描绘了盛世中的东京清明节的风光: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出郊。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罄竭玉山倾。拼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清明节的东京城郊外,桐花烂漫,桃花杏花盛开,加上一阵疏雨洗刷,郊野更是似画屏一般。倾城而出的人们,骑宝马驾香车,寻胜游春,斗草踏青,畅饮美酒,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尽情享受着春天的美好。这一阕,是大宋清明的春之歌;这情景,是另一幅动人的《清明上河图》。

         柳永的词写的是清明节的大场面,其实节日中的小场景也有佳作。两宋之交的诗人陈与义,早期写景抒情小诗多用白描,清新明快。请看其《清明二绝》:“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赏其一,令人仿佛看到:清明节里,街头上扎着髻丫的女孩们,正天真烂漫地追逐蜜蜂、蝴蝶,学着它们飞舞的姿态,习习春风也在这时节吹开了来禽满树的花朵。赏其二,开始好像给人压抑之感:清明节里,大街小巷人声鼎沸,而作者这一介病夫身边却是冷冷清清。然而欣赏着“一帘晚日”的他并不凄楚,因为他看到了夕阳春风中的杨柳依依,摇曳多姿。作者运用宕笔手法,欲扬先抑,在一句“病夫危坐”的铺垫后,表达出自己在节日里的喜悦。

        北宋词人晏殊的一阕《破阵子》,欢快活泼,生动展示了春社、清明时节女孩子们生活的美好一幕:“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南宋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更是脍炙人口:“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天涯为客 念友怀乡

        宣和年间进士曹组,在一个清明节将至之日,登临旧游之地,抚今追昔,填下一阕《忆少年》:“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念过眼,光阴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

        词作开头忆起当年酒伴:还是从前登临的地方,还是春光明媚的季节,而今我故地重游,可往日的酒伴却作客天涯。作者感叹时光无情:往日一起的欢乐已成过往,而今登临旧地却没有相知的朋友可以倾谈,自己只有一遍遍暗拍阑干了。

        南宋词人黄简,福建人,寓居浙江。这一年清明节,他填下一阕《柳梢青》以表达不尽的乡关之思:“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词作开头诉说自己醉酒后的心情:原本动听的流莺叫声,此时却唤起自己无限的愁绪。因为光阴荏苒、流年暗度,又是一年寒食、清明到了。此时望断天涯,看到的只是层层青翠的群山,其间多少长亭短亭,而自己却无法归去。词人倦倚东风,只好寄希望于梦中“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了。

        南宋词人张炎,宋亡后家道中落,晚年漂泊,以一阕《朝中措》表达羁旅中人思家而无家的辛酸悲凉:“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清明时节大雨哗哗、江水潮涌,对于流浪天涯的人,此时连梨花也冷眼相看了。到“燕帘莺户,云窗雾阁”中借酒浇愁,然而酒醒之后听到的只是乌鸦叫声。“独在异乡为异客”,词人恍然醒悟:我折一枝杨柳想插到自家门上,可哪里是我的家呢?

        魂牵梦绕 相思伤感

        宋词中写清明节相思与伤感的很多。“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堕。”这是晏殊的情愁。“今岁清明逢上巳,相思先到溅裙水。”这是史达祖的情长。“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这是吴文英的别苦。“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这是黄孝迈的落寞。

        北宋词人李冠,有一阕《蝶恋花·春暮》:“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时间已是夜间,数点雨落后,微云淡月下信步的词人,在清明才过之时却渐感春天逝去,岂不有悖常理?原来作者在桃花杏花的香气中,听到了荡秋千女子的轻声笑语,而自己魂牵梦绕的意中人却不在身边。此情此景中作者的相思之情油然而生,但哪里能“安排”下他的相思呢?词人只好在一处水边漫步排遣了。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词风一向豪放,但大丈夫也有缠绵的柔情之作。他的《念奴娇·书东流村壁》便是:“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野棠花落,清明节过,本该煦暖的春风此时却欺负着他乡游子,连枕边也有阵阵寒意。原来孤身在外的作者,回忆起了与“她” 在河岸边饮酒后的惜别。而今人去楼空,唯有往日的燕子在呢喃诉说,这令人多么伤感!词的下阕作者抒发了见不到“她”的一腔春恨:“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结句只好想象:如果来日在酒宴上再次见面,恐怕“她”已如镜花水月而不复可得,只是应该吃惊地问我怎么添了这么多白发而已。

         闺中怀人 离愁幽怨

       北宋词人杜安世有一阕《鹤冲天》,写清明时节一位闺妇的幽怨情怀:“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清明时节,女主人公居处台榭浓荫,暖风细细,归来的燕子新巢已成,小小的池塘荷叶青青,这真是逍遥赏景的好时光。然而她却是一腔愁绪,叹白天是如此漫长,连穿衣也漫不经心。为何?原来在这个石榴花红的季节,主人公却是独倚修竹,独抱幽怀,那位关心自己的人此刻难以相见,留给自己的只有“空凝睇”的苦盼。此情此景下的她行坐不安,面容憔悴,连梳妆打扮也没有心情了。

        同为北宋词人的晏几道,也有一首清明节闺中怀人的词作《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清明节是个雨天,独居深闺的人无心卷帘,欲减罗衣但寒意未去。屋外,杏花在雨打中零落,此时正憎恨那无情的清明雨。词作接下来写闺中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一天到头对着沉香一缕,寂寞冷清,百无聊赖,以至于因借酒     浇愁久睡不醒。然而醒来之后,惜春的情绪又被撩惹。结句点出了主人公愁绪重重的真正原因:原来,燕子匆匆而归,远行人要托它捎来一封家信也来不及了,此时的她只好空对屏风,怅望西江之路,遥忆远行之人。闺中人惜花伤春,只因对心上人一往情深。

        贤愚对比 激愤难平

        北宋杰出文学家黄庭坚,英宗治平年间进士,入京师后在开封为官数年,此后一再遭贬,沉浮宦海,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客死宜州(今广西宜州)。在这里,他写有诗作《清明》一首:“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节这天,诗人来到了郊外。经过春雷呼唤、春雨润泽,大地上桃李盛开、芳草萋萋,而埋葬着死者的野田荒冢却是一片惨淡凄凉。一边是勃勃的生机,一边是死亡的荒芜,强烈的对比使得诗人触景生情,进而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孟子笔下的齐人,这个为了显摆自己富贵腾达进而在家中骄横妻妾的猥琐之人,每次外出都是吃饱喝足了酒肉才回家,并回答妻子说跟自己一起吃饭的都是富贵之人。当妻子生疑后偷偷跟踪才发现,他不过是来到东门城外的墓地里向扫墓人乞讨残羹剩饭而已。这是一个为求富贵而不择手段、自欺欺人的厚颜无耻之徒。另一个是高士介子推,这个为了帮助晋国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复国而不惜为他割股充饥的义士,在重耳即位后毅然拒绝他的报答,携母亲隐居绵山。求士心切的晋文公,烧一把大火也没有见到介子推的影子,因为他和母亲已遭焚而死。悲痛万分的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为人耿介孤高、为官数度被贬的黄庭坚,在这首诗作中,通过两个人物的对比,得出了“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的结论,实际上表达的却是郁郁不平的激愤之情。

(作者:邓高峰 责任编辑:陈艳华)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