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寒食节吃“寒具”
寒食节吃“寒具”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5/22 17:57:42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洛阳老城街头常有人叫卖一种油炸面食。它看起来好似一团细麻花,或者说像一团油炸面条,油香酥脆,咸中带甜。许多年轻人没见过这东西,既感新鲜,又觉疑惑:“这是啥?” 这个问题好回答,也不好回答。老辈人管它叫馓(sǎn)子,也有叫它“馓子条”的。若是追本溯源,这种油炸食物其实是一种传统食物,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它拥有过的名字多得令人咋舌:“粔籹(jù nǚ)”“寒具”“膏环”“捻头”“环饼”等,说的都是它。
    在现代,馓子是作为方便小吃售卖的,人们想吃就吃,无须讲究时节。在古代,馓子是节令食物,就像春节要吃饺子一样,古人逢寒食节要吃馓子。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第105天、清明节前一两天,大概是我国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节日:这一天,人们不生火,只吃冷食,故得此名。此节又名
    此俗大概源于远古人类对火的敬畏。民间传说另有版本:春秋时期,晋文公纵火焚山,不小心烧死了隐居在山里的忠臣,于是下令逢忠臣忌日不能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吃啥冷食好呢?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枣饼……此外,最佳食物便是“寒具”。 
    “寒具”就是馓子。之所以叫它“寒具”,是因古人要在寒食节食用它。古籍《齐民要术》里详细记载了馓子的做法:“用秫稻米屑,水蜜溲之……手搦团,可长八寸许,屈令两头相就,膏油煮之。”
    因其乃油炸而成,便于久藏,“冬春可留数月”,唐代的鉴真和尚在东渡日本传授佛经时,曾带了“一车半”馓子当干粮。《本草纲目》里说,馓子虽是油炸食品,但是人吃了并不上火,反而润肠通便,“易消散也”,有助于消化,所以天天吃也无妨。
    东晋大将桓玄好显摆,家里每回待客,都要请人家欣赏他珍藏的字画。有一回,他待客的饭食中有馓子(那时的馓子想必是高档食品),客人吃罢馓子,手上沾满了油,当这些人指着书画啧啧称赞时,油渍全印到了字画上。桓玄心疼得要命,在请人吃饭时再不上馓子。
    馓子还是那个馓子,过节时吃还是天天吃,招人爱还是讨人嫌,就看你肚子饿不饿了。






(作者:张丽娜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