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面
“吃碗牛肉面,你就会爱上台北。”台北市长郝龙斌为上海市长韩正举办接风宴,就端上了牛肉面大力推介。牛肉面在台湾兴起于上个世纪50年代,从大陆迁台的老兵,因思念家乡开始制作牛肉面。不同地域的老兵,添加了自己不同的家乡味。
在台湾从南到北,随处可见牛肉面馆。有间藏身松山路30几年的“老兵”专卖汤头辛辣不刺激的红烧牛肉面。大锅焖煮汤汁香气平顺,透过微微辛辣提高汤头酱香的浓郁口感,喝起来清辣带麻、入口回甘的感觉让人自愿上瘾。
半筋半肉的牛肉炒得丰腴多汁,咬起来一点也不塞牙缝,可惜,汤香掩盖了牛肉香,如果两相得宜应该会更迷人。面条虽非手工拉面,凭着老板娘手艺控制下锅后的嚼劲,拌着汤头增添香气,再来几匙辣味酸菜,让你吃得大汗淋漓,很是过瘾!
鼎边锉
许多人到基隆,都想一尝鼎边锉的口味。日本NHK独家专访,特地来基隆摄影专辑其制作过程。鼎边锉是福州小吃,在福州人家里这算是家常小吃。
里面有肉羹、虾仁羹、金针、香菇、木耳、鱿鱼、小鱼干、竹笋、高丽菜,内容丰富,是标准的汤好料多。然而这只是配料,主菜是白白嫩嫩的一片称之“鼎边锉”。“锉”是台语,为爬滚的意思。其制作是用米磨成米浆,沿着大锅鼎边滚下,米浆滑滚的动作叫锉,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边锉。鼎边锉以邢家所做最为有名。
鼎边锉,台南著名小吃,来自明末清初闯王李自成落难民间,向百姓乞讨用以果腹的逃难点心,登基后因怀念这样一道点心,不只为其命名还订为御菜,流传至今。
度小月担仔面:
台南小吃最有名的就属位于民族路二段的“度小月担仔面”了。其由来是因为第一代创始人,原本是以捕鱼为生,但因捕鱼人全靠天吃饭,常常因为天候不佳,过着“小月”(生意清淡的月份)的生活,于是干脆挑担卖面,度过小月生活,后来干脆取个名字叫“度小月担仔面”,没想到一碗小小碗的担仔面就卖过百年。
“度小月担仔面”的制作看起来很简单,只见伙计手抓一把丝面,在大锅汤里涮一涮,然后捞起,倒进碗,撒上配料,再加上高汤,一碗香喷喷的“度小月担仔面”就算大功告成了。汤头很好喝,油却不腻,香而不浊,面条也好吃,筋道既耐嚼,又爽滑柔韧。
度小月担仔面有两件“秘密武器”:一是有以祖传秘方精炖的肉燥;二是有以虾头熬制成的高汤。台前功夫简单,台后功夫做足,这就是度小月担仔面有别于其它汤面的原因,至于精炖肉燥和熬制虾头的火候如何掌握,那就是店家的秘密了。
割包(“虎咬猪”):
台湾的小吃种类众多,不过其特色能与美国汉堡相比的,或许就是割包了。白面皮割包蒸好后,就像一个张开的虎嘴,里面包满猪五花肉,因此这种食物又被称为“虎咬猪”。
割包原本是尾牙(农历12月16日)时才吃的小点心,如今已在台湾夜市普遍吃得到。外型宛如中式汉堡,白皙、松软如包子一般,趁热夹进而入口即化的猪肉和酸菜、再撒上花生粉与香菜,气味芬芳、口感绝佳。
位于公馆商圈内的“蓝家割包”,传统的割包与四神汤是许多人到公馆来一定要品尝的美味。蓝家割包面皮绵密,并将温体猪肉爆香炒过,瘦肉与肥肉分开卤制,多年熬煮下来的老卤汁加在肉中渗透入味,夹上纯花生粉、酸菜、香菜,几种配料不会偏甜、偏咸、偏酸,融合的恰到好处。
另外,加入芡实、糯薏仁、莲子、淮山等食材的四神汤,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料多实在满满的一碗汤加上一个丰富的割包,就可以满足你的胃。
彰化肉圆
台湾各地皆有可囗小吃,闻名遐迩的彰化肉圆以内容丰富而取胜。说起彰化肉圆的历史,要追溯到186年前的一次大水灾。
当年,台湾北斗这个地方原有72个庄头,历经一次严重水灾后,仅剩下52个庄头。当地居民没有东西吃,就把甘薯捣成粉再加些糖来充饥,由于甜食容易吃腻,又有人做了带有咸味的肉圆,没想到颇受欢迎。后来经过长期传播、改进,就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彰化肉圆。
彰化肉圆的主要材料是特选番薯粉(清明节后产制),上等猪肉、香菇、蛋黄、冬虾、竹笋配葱、玉桂香料,经过配制炊蒸,即是圆形表皮润泽富弹性的半成品。放入不温不燥的油锅炸上数分钟,捞起浇洒特制的佐料一一糯米、花生、芝麻,糖搅拌而成的甜酱,加上上等壶底酱油。吃起来感觉皮Q馅香,味道可囗。
鲁肉饭
“卤肉”,在台湾被“道地”地称之为“鲁肉”,而把“地道”说成“道地”,却是当地人最爱的一种表述方式。从台北的星级酒楼、到台湾的乡村角落,只要是饭店,就有“鲁肉饭”吃。
传统的“鲁肉”由猪腿肉、猪皮、绍酒、酱油、汤汁等原料卤成。在台北林森路一家“便当”里,老板娘告诉记者,传统的“鲁肉”是把猪肉、猪皮剁细成肉燥后,用多种配料“卤”,好吃不好吃,“工夫”全在配料上。
有台湾朋友说,在花样繁多的台湾饭食小吃中,一碗正宗的鲁肉饭要具备饭又香又韧,鲁肉多汁,肥美而不油腻的特点,外加鲜脆可口的腌制酱菜。
但好吃的鲁肉饭,关键就在于肉要先汆去腥味,再卤得入味,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位,鲁肉饭才“道地”。
逢甲夜市
台中逢甲夜市:人气超旺 创意小吃诱惑多
逢甲夜市位于台中市西屯区文华路,为固定观光夜市,内容多元。假日逢甲夜市的人潮可以用万人钻巷来形容,因为沿街诱惑的人气美食太多,游客走走停停、四处观望,还有美食摊前排得落落长的人潮,几乎把整个逢甲夜市挤得水泄不通!
逢甲夜市以美食、小吃闻名。俗搁大碗的各式创意小吃,世界各地不一样的著名甜点,想得到通通都有,并会有意外的惊喜。全台知名创意小吃大都源自逢甲夜市的创意,例如章鱼小丸子、懒人虾、鱼要酱吃、巧蕉王、巨无霸臭豆腐、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特色小吃、真的让游客大喊到逢甲夜市一游不虚此行。
大肠包小肠:逢甲夜市第一人气小吃,也是台湾风行许久的一种特殊小吃,所谓大肠就是糯米肠,小肠是指香肠,将体积较大的糯米肠切开后,再夹住体积较小的台式香肠,有原味、辣味、黑胡椒和芥末等口味可供选择。逢甲夜市人气第一名的摊位,应该首推这家位于逢甲路20巷巷口的“官芝霖大肠包小肠”。
一口煎饺:大小刚好就是可以一口丢进嘴里,加上酱油膏和辣椒酱,味道更是香浓。
可丽饼:以料多、口味多样化著称,它的饼皮还可以要求要脆脆的或是软软的,是必吃食物之一。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