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打卡千稼集民俗文化街,逛尽中原民俗味儿
打卡千稼集民俗文化街,逛尽中原民俗味儿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3/10/19 9:15:29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点击次数:
       郑州市区向南15公里,新郑市的西泰山上,有一条中原民俗特色的文化街——千稼集民俗文化街,长2公里、马蹄状的小街上,高峰时可吸引7万人次来此打卡、游玩。

       谁曾想到,10余年前,这里竟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落后贫穷村。而这样的小山村,如何实现“山鸡变凤凰”?今天,就为您揭秘这个新郑山村文旅经济背后的发展密码。

◆一条街,带你体验中原民俗历史文化

        沿着郑州市大学南路一直向南,过了南四环,在大学南路与会盟大道交叉口西侧,一个高约10米的门楼牌坊映入眼帘,上面赫然写着“泰山村”三个大字。一条宽敞的柏油路,一直通向山顶。

      新郑市龙湖镇工作人员指着“泰山村”三个字介绍说,泰山村距离新郑市区的黄帝故里26公里。西泰山又名西太山,以轩辕黄帝大臣太山稽而命名。

      通往泰山村的这条柏油路,取名会盟大道。为何是“会盟大道”?该工作人员说,相传,上古时期,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与炎帝结盟,在西泰山大会诸侯。村民为纪念这一事件,才将路名叫作会盟大道。

      记者走进泰山村看到,村内道路干净整洁,一栋栋别致的村民别墅整齐有序,周围环绕各类绿植苗木,村子里干净整洁,各种设施焕然一新。通往西泰山千稼集民俗文化街的路上,还建有黄帝会盟祠。该村村民乔子军介绍,这是村民在原址基础上进行修复和扩建的。

      千稼集民俗文化街坐落在西泰山山顶。刚走进这条街,是两排灰白相间、3层高的徽派建筑。整条街环西泰山而建,呈马蹄状布局。“它主要打造‘中原民俗历史文化体验地’,以‘乡土的味道,年轮的烙印’为文化核心,包含红色文化民俗街、民国风情民俗街、原味乡村民俗街三个场景式还原版块。”泰山村集体企业——河南西泰山实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颜涌涛介绍,文化街全长2公里,以经典历史场景还原再现的形式,展现中原地区上世纪20至70年代间的风土民情。

       目前,该文化街有各类大小临街坊铺260余间,涵盖农耕文化演绎、民俗特色小吃、民间杂艺表演、休闲游乐体验、主题情景客栈、绿色有机农场六大产品体系,包含地方名小吃、主题餐厅、文玩收藏、街头情景演艺、油坊、酒坊、辣椒坊、音乐餐吧、朝阳沟合作社等300多个品类近1000个品种的民俗与文化项目。

◆这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日游客峰值近7万人次

      在原味乡村区,记者走进一家农耕文化博物馆,木锨、扁担、织布机、草屋、石磨等应有尽有。走在文化街区上,还能遇到不少中原特色的生活街景。其中,一处“喷空”主题街景雕塑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一个老农拄着拐杖坐在路边;另个一农民戴着火车头帽站在旁边与之喷空,脸上堆满了朴实的笑容。旁边刷白的墙上,写着“烧包”“不老盖”“楚喘”等河南方言,充满了中原文化特色。

      此外,民国风情区,建筑以民国风为主;红色文化区主要是革命红色场景的再现。“平时,我们还会安排相应的演出,实现经典历史场景的还原再现,让大家感受中原民俗历史文化的魅力。”颜涌涛说,除此之外,街区主轴依次分布有黄帝会盟祠、大汉地宫、千稼集生态乐园、恐龙乐园、空中乐园、有轨小火车、飞驰卡丁车、真人CS野战营、萌宠王国、淘兔兔亲子乐园、领军人物园等数十个游玩体验与培训拓展项目。

      在该文化街上的一家冰糖雪梨店,记者遇到了泰山村的村民乔周芹,而她如今已是千稼集民俗文化街上两家饮品店的老板了。她回忆说,以前,文化街所在地是个山顶的采石坑。因为村里穷,她就离开了村子,到郑州市区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

      “ 咋也没想到,小山村也变成‘闹市区’了。我也能在家门口上班了。”乔周芹说,2017年,村里的千稼集民俗文化街开业后,她就回到了村里,在街上开了两家饮品店。“咱这民俗文化街,夏季晚上游客比较多,在春节、五一、十一等人流量大时,一天的营业额可达到6000多元。”乔周芹笑得合不拢嘴。

      “2016年开集以来,我们已举办主题庙会、大型赛事、节日演绎等大中型活动40余次,累计接待各地游客超1000万人次,日游客峰值近7万人次。”颜涌涛介绍,文化街所在的泰山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河南省最美乡村”,而千稼集民俗文化街也先后被评为郑州市首届十佳地标打卡地之一,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企业(园区)。

      近日,河南省文旅厅与省发改委联合公布的16个2023年河南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认定名单。其中,新郑市西泰山千稼集民俗文化街也名列其中。

◆16年前,它曾是新郑市远近闻名的贫穷落后村

      如今,谁又能想到,眼前这条人气爆满的民俗文化街,16年前竟是新郑市远近闻名的贫穷落后村。

      当年,泰山村到处流传着这样一个歌谣:冬春光秃秃,夏秋长荆棘,刮风满脸土,下雨满身泥,山上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姑娘嫁山外,后生光棍多。

      村民们也调侃泰山村有三多:光棍汉多、到外面做倒插门女婿的多、全家人搬离泰山村的多。而泰山村党支部书记乔宗旺就是其中的最后“一多”。

      上世纪80年代,乔宗旺离开泰山村做生意。20多年间,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身家涨到了数千万。2006年底,新郑市龙湖镇领导想为泰山村找一个“双强书记”,既能自己致富,又能带动他人致富,选来选去找到了他。

      在镇领导的劝导下,他最终选择了回村。“我拥有几千万资产,如果干不好没起色,就把全部家产交给政府和老百姓,但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倾家荡产变成穷光蛋,也绝不让村里欠任何外债,然后卷铺盖走人。”上任前,乔宗旺向镇领导承诺说。

      泰山村下辖9个自然村,村民628户1951人,村子占地5000多亩,其中2600多亩都是荒沟、荒山,1800亩的耕地往下挖一尺就是石头。没有一眼机井,常年干旱缺水,生活用水要翻岗爬坡到外村去拉。全村没有一幢像样的房子、一条像样的路。农作物更是完全是靠天收,粮食产量非常低。

      “要想富,先修路!”乔宗旺上任干得第一件事,就是多方筹资,修通了村里通向外面的路。同时,打14眼深井,铺设管道,让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解决了村民吃水问题。此后,他开始带领村民创办村集体企业。而河南西泰山实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

      自此,泰山村的面貌也开始一点点变化:“三环八纵三放射组组通”道路工程、十四眼600米深井工程、千余亩山体绿化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泰山村也逐渐发掘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千稼集民俗文化街,成为泰山村最大文旅IP

      短短十多年,泰山村从零起步,创办的村集体企业,涵盖旅游、培训、游乐、研学、物业五大板块,固定资产3亿多元,带动就业1520余人。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到46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3000元,达到现在的3.1万元。全村实现基本生活供给制,水电气费、米面油盐酱醋、养老及医疗保险等基本生活所需全部由村集体供给,村民生活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乔宗旺表示,泰山村鼓励村民开发西泰山特产、农家宾馆、拓展训练等,使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就业。村里还利用毗邻郑州的区位优势,引进河南千稼集农业旅游观光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集民俗文化体验、特色演艺、小吃荟萃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体验式综合旅游项目。

      “今年3月,西泰山研学基地正式投入运营。我们依托文化街、以及各类研学设施,为学生研学提供更多互动体验的选择。”乔宗旺表示,今年5月份,村里的淘兔兔亲子乐园正式开放营业。该园区占地10万余平方米,以兔子为主题IP打造的集观光旅游、蔬菜种植、大棚采摘、草坪露营和亲子互动的一体化综合性农场。

      今年9月初,村里刚又成立了一批旅游车队,完全市场化,可以接团开展私家旅游业务。目前,第一批游客已经成功发团。9月23日起,千稼集民俗文化街区还将针对农民丰收节举办一系列民俗主题活动。

      “现在,泰山村已初步形成了“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产业”的文旅发展格局,而千稼集民俗文化街,将成为泰山村最大的文旅IP。”乔宗旺说。

(作者:田育臣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