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推荐】焦作市武陟县推出国保旅游线路
【推荐】焦作市武陟县推出国保旅游线路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3/6/12 8:20:14 来源:武陟文旅 点击次数:

“古建巡礼·楼阁殿堂”国保旅游线路

一、线路名称:古建巡礼·楼阁殿堂。

二、线路简介:
黄河之水天上来。嘉应观外滔天势锐减,铁胎铜面碑镇百年安澜。慢行细品,一路走来,像林徽因一样,爱上这古建筑之美。

三、行程路线:嘉应观黄河博物馆——千佛阁——青龙宫——妙乐寺等古建筑群。

嘉应观黄河博物馆

        嘉应观景区位于武陟县城东南13公里处,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占地140亩,是雍正皇帝为了纪念在武陟修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不惜耗资288万两白银仿北京故宫建造的一处集宫、庙、衙署三体合一的淮黄诸河龙王庙,雍正皇帝封其“四渎称宗”,现存古建筑249间。整体分南北两个大院,北院布局严谨,建筑群体富丽豪华,巧夺天工,是黄河流域现存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最高的黄河河神庙,全国独有。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被国家水利部公布为第十四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走进嘉应观,酷似皇冠的御碑亭,雍正御笔书丹的三龙绕御制铁胎铜面碑,乾坤倒置的八卦八音钟,栩栩如生的龙凤图藻井,虫鸟不进的无尘殿,奇特的齐缝墙……吸引您去探秘、去掠奇。

千佛阁

        千佛阁位于武陟县城内南大街北端,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清咸丰六年(1856年)重修,重修时保留了明代主要构件和建筑风格。千佛阁坐北面南,占地15亩,因阁内雕刻佛像甚多,故而得名。原建筑有山门、钟楼、鼓楼、中佛殿、千佛阁、关帝庙、城隍庙、白衣殿、东西陪殿等。千佛阁建筑宏伟,高大古朴,建筑艺术高超,雕刻艺术精湛,既有佛教阁殿,又有道教庙宇,属明清时期佛道合一的代表性建筑,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宫

        青龙宫位于武陟县城西北万花庄。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奉旨重修。占地50余亩,主要建筑有主门厦古戏楼、拜殿、玉皇阁、后寝宫、龙圣宫、后大殿等。宫内现存道光二十五年碑、明代关公造像碑、光绪皇帝御笔之宝“惠普中州”匾额,清代地方官员撰写三幅楹联等附属文物。门前青龙文化广场中央,5米高的祭坛上矗立着9.99米高的青龙铜像。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月二庙会”和“祈雨旧规”于2009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妙乐寺

        妙乐寺塔,又名妙乐寺真身舍利塔,位于武陟县城西7.5公里处,始建于汉,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重修。据碑载:佛祖舍利灵骨,建宝塔一十九所,妙乐寺塔其一也,序列第十五。妙乐寺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五代御塔。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妙乐寺塔高34.19米,塔仗为13级密檐叠涩式方形砖塔,内部中空呈筒状,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构成。塔刹为铜制鎏金,高6.74米,塔刹所有构件均一次浇铸成型,没有焊口和铆钉,工艺精湛,实为全国罕见珍品。妙乐寺塔整体设计、砌作工艺及建材质量均属上乘,千余年来,虽历地震、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但塔体及木结构保存完好。寺因塔而建。据史料记载,妙乐寺昌盛时,六院分列,形式甚阔,僧侣众多,香客商贾云集,香烟缭绕。

最佳旅游时间:全年

特色美食和创意产品推荐:武陟油茶、怀地黄、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武陟砂锅、武陟大米

交通方式:

1.自驾:距郑州市62公里,车程1小时;距焦作市40公里,车程48分钟。武陟县城区距千佛阁1.7公里,车程6分钟。千佛阁距青龙宫3.1公里,车程10分钟。青龙宫距妙乐寺13公里,车程29分钟。
2.公共交通:在武陟县城区乘坐201路公交嘉应观景区站下车。

(作者:武陟文旅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