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原,气象万千;乡村舞台,生机盎然。11月25日,2025年河南省“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交流展示活动在新乡市获嘉县同盟古镇启幕。
本次活动作为“豫出彩·一起来”2025年河南省惠民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新乡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化馆、中共新乡市委宣传部、新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嘉县人民政府承办。活动集中展示了全省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的最新成果,呈现了一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时代特色的文化盛宴。

文化合作社枝繁叶茂
乡村振兴活力迸发
活动在激昂的开场《和美乡村进行曲》中拉开帷幕。2025年,全省乡村文化发展繁荣,如四季花开,汇聚成今天的豪情满怀。目前,全省已有18615个乡村文化合作社、十万六千名合作社员积极响应文化和旅游部号召,围绕“资源活化、创造创新、服务升级”三大核心,推出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赛事,创作演出了大量形式多样、接地气、冒热气的才艺节目,激发出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自2025年年初启动以来,“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通过村级海选、乡镇初选、市级推荐三级选拔机制,在全省范围内征集乡村才艺秀、乡村推介官、乡村好物展三类作品。各地共推荐上报176个视频节目,其中乡村才艺秀104个、乡村推介官27个、乡村好物展45个。经省级评审,最终精选出50个最佳作品和30个优秀作品,另外还有网络投票10个最佳作品。作品涵盖歌曲、舞蹈、戏曲、曲艺、非遗技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呈现河南乡村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与蓬勃生机。
活动现场分三轮发布了“最佳才艺秀”“最佳乡村推介官”“最佳乡村好物”及“网络投票十佳人气作品”获奖名单。

推介官代言家乡美
村歌嘹亮唱响幸福
“豫见乡村好声音,唱响美好新时代”村歌创作活动在全省广泛开展,推动形成了“一村一歌、一歌一景、一景一韵”的文化盛景。活动现场,《醉美小村》《何家冲美名传》《神往获嘉》等村歌轮番上演,唱出了父老乡亲的心声,唱出了乡村的发展变迁,奏响了村歌乐民、村歌富民、村歌润民的动人交响。

非遗技艺在创新中焕发蓬勃朝气。由平顶山宝丰选送的河南坠子《赶书会》代表河南一举摘得第二十届全国“群星大奖”,这个讲述农民自己故事、唱响家乡乡音的作品,让现场观众倍感亲切。濮阳华龙区的杂技《快乐厨师》将日常生活与艺术完美融合,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一批优秀的乡村推介官在活动中脱颖而出,他们用责任带领乡亲们进行文化创新,用镜头展现家乡的美景美食,用创意为文化传承增添新意。

新乡乡村推介官崔世华自豪地介绍:“俺们新乡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把麦田变成舞台,把民俗变成盛宴。”封丘县文化合作社在“趣”字上做足文章,作品里既有黄河滩区的豪迈,又有稻田里的诗意。济源大峪镇乡村推介官薛永亮表示:“咱河南老乡,人人都爱唱戏!戏里戏外,都是咱农民的幸福生活!”信阳浉河区乡村推介官肖珺景动情地说:“自‘唱响村歌’活动启动以来,全省有两万多名热爱音乐的合作社社员与文旅人同心协力,创作了5300多首村歌。”

文创产品炙手可热
乡村好物频频“出圈”
2025年,全省各地大力推动非遗和民间文化融入现代乡村产业发展,让古老技艺焕发蓬勃朝气,乡村文创产品成了炙手可热的时尚“潮品”。乡村文化作品正在变成产品,文创产品正在形成产业,一件件“乡村好物”不断“出圈”,释放出乡村文化的多元价值。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乡村好物展市集,汇集了全省18个地市的特色农产品、非遗手作、文创艺术等,每一件都蕴含着匠心与地域风情,寓意“五谷丰登,好物共享”,展现了河南乡村文化的蓬勃活力。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才艺展示的盛会,更是河南以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为抓手,深入践行“两高四着力”要求,激活基层文化潜能、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集中检阅。作为河南省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品牌,“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已成为挖掘乡村人才、激活基层文化活力的核心载体。通过“县域选拔、全市汇演、省级展示”的完整体系,活动覆盖全省100余个县(市、区),吸引超万名乡村文艺爱好者参与,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自信心和参与感。

未来,河南省将继续深化乡村文化建设,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让乡村文化不仅“活”起来,更能“火”起来,为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深沉而持久的文化力量。
责任编辑:刘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