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知己,千里不远;“邕”抱深情,戏剧为桥。11月24日晚,“跟着戏剧游中原——河南文化旅游(广西)推广活动”以郑州带来的一场《少林少林》武术表演震撼开场,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

中原古韵邀客至,豫桂情深话冬游
一条黄河水,孕育了中原文明的厚重底蕴;一片桂林山水,绘就了八桂大地的诗意长廊。这场以“戏剧”为媒的文化推广,是古老中原文化与多彩广西风情的美丽邂逅,更是两地文旅携手、深化合作的新起点。

从沉浸式推介《郑州畅游记》到街舞《金仔来了》,我们看到3600年商都文脉。从体现杜甫心怀家国的情景剧《归乡》,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河号子》的展示,我们看到郑州的风土人情。还有来自开封的节目《大宋侠影》和来自安阳的节目《运河情》……诸多节目,把郑州的商都气韵、开封的宋风雅意、安阳的古城新韵娓娓道来,让观众置身于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

“豫桂合作,潜力巨大。希望在这个美好的冬季,广西的朋友能够走进中原大地,去欣赏河南的文化,去看河南的雪景,去体验中原的热情好客。”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周耀霞呼吁两省携起手来,加强合作,推动游客互送,推进文旅发展。她表示,河南文旅将继续通过广西这个国际窗口,让更多的外国朋友走进河南。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东表示,近年来,郑州积极践行文旅强市战略,厚植优势,锐意创新,持续擦亮“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今年1-9月,郑州接待国内游客1.41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780多亿元,同比增长6.7%和7.6%,郑州文旅产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他欢迎游客们来到郑州,感知大河文明的璀璨,探寻功夫禅意的悠远;品味中原美食的醇厚,体验现代都市的脉搏。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玉国表示,河南创新地以“跟着戏剧游中原”为主题来到广西举办专题推介,通过戏剧这一鲜活的艺术形式,将中原大地的历史典故、风土人情和人文精神生动地呈现给广西人民,为深入了解河南、感受中原魅力打开了一扇全新而富有吸引力的窗口。这种“文明+戏剧”的推介方式,为广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并将进一步激发两地文旅市场的活力。
台上唱响河南腔调,台下邂逅中原山水

豫剧演出没开始之前,现场的气氛已经“热”了起来,观众们围拢在一起,好奇地指着来自安阳的舞蹈演员手中的扇面,争相询问上面印刻的究竟是什么甲骨文字。

来自焦作的工作人员则在剧院入口热情洋溢地讲解着焦作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特色美食,一位热情的南宁市民兴奋地展示着他刚拿到手的一大叠旅游地图,笑着对同伴展示,“路线都规划好了,过年我们就按这个地图去河南玩!”

另一边,来自郑州主题公园的卡通吉祥物和扮演“诗圣”杜甫的演员成了现场“明星”,孩子们和大人们纷纷上前合影,笑声不断。文化在此刻消融了地域的隔阂,化为一种直抵人心的吸引力和一场触手可及的奔赴。

“在广西看到河南办活动,心里特别自豪和亲切,乡音乡情一下就拉近了距离。”曾获得河南卫视梨园春2007少儿擂主,现在广西读大学的连晓爽听到老家河南来广西推介,早早就来到现场“蹲守”,“豫剧高亢生动,广西人也很喜欢,我现在就教了一位广西小朋友唱豫剧。河南有功夫、有历史、有美食,来了绝不后悔!”



汇聚中原特色的表演,莫过于“天地之中 梨园焕彩”豫剧专场演出的惊艳亮相。《抬花轿》的喜庆热闹、《大祭桩》的深情婉转、《花木兰》的家国情怀、《拷红》的俏皮灵动、《风流才子》的文人雅趣、《穆桂英挂帅》的铿锵豪迈——六段经典折子戏,六种人生况味,在南宁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不仅展现了豫剧艺术的深厚底蕴,更让广西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中原戏剧的温度与力量。



来自豫桂两地五十余家文旅企业参加了本次活动,并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双方将聚焦客源互送、市场共拓与品牌共塑,通过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势互补,打破地域界限,为两地文旅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场活动不仅是河南文旅资源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中原文化“走出去”的一次生动实践。当豫剧的声音在壮乡的土地上响起,当黄河故事被广西观众静静聆听,文化边界在悄然消融,情感桥梁在不断搭建。
文化,不因距离而陌生;戏剧,让豫桂心心相印。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广西人循着戏剧的线索,走进河南,走进这厚重而热情的土地。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