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河南站”活动在郑州大学启动
“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河南站”活动在郑州大学启动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5/10/28 15:52:03 来源:河南省图书馆 点击次数:

     10月27日上午,“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河南站”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在郑州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河南省图书馆(河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郑州大学图书馆协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赵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沛,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海杰,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黄寒秋,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底鲜平,郑州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崔青峰,郑州大学图书馆馆长马越,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崔波等领导以及来自郑州大学相关学院的150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启动仪式。河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李勇主持启动仪式。

      王海杰在欢迎辞中介绍了郑州大学在古籍收藏、保护和利用上所做的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他强调,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郑州大学将持续加强古籍专业人员引进、重大古籍整理出版、古籍修复、珍稀古籍数字化等工作,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图书馆和社会力量在文献保护、研究和利用方面的合作,为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坚定文化自信贡献更大力量。黄寒秋在致辞中表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珍贵古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此次“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是推动古籍保护事业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时代生机的重要举措。将专业的古籍保护知识、精湛的传统技艺带进大学校园,让大学生近距离感受到古籍的独特魅力,理解古籍保护工作的科学性与紧迫性,对于培养后备力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古籍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具有深远意义。

      王沛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河南省的古籍保护工作。她表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长期致力于推动全国古籍保护事业的协同发展,希望通过开展“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将优质专业资源引入高校教学实践,推进古籍保护学科建设,为古籍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后备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付雨晴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从重视古籍、善读古籍、保护和利用古籍三个方面表达了青年学子对古籍保护事业的敬畏与热爱,以及传承中华文脉的决心。

      赠书仪式上,河南省图书馆向郑州大学图书馆赠送了影印古籍《嵩阳书院志》。随后,与会领导上台,共同启动“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河南站”活动。

      家授课环节,活动特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石刻研究专家赵超老师带来题为《中国古代的石刻和碑贴》的学术讲座。赵老师从中国古代石刻和碑帖两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为在场师生们讲解了中国古代石刻的主要类型、什么是碑帖与碑帖的由来以及古代石刻拓本的鉴定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喜爱和关注中国古代的文化珍宝——石刻与碑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统技艺体验环节,嘉宾和师生们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体验了传拓、线装书制作等传统技艺,深刻感受古籍修复与保护的精湛技艺。古籍是承载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珍贵物质载体,也是维系民族精神根脉的重要文化资源。下一步,河南省图书馆将继续推进“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河南站系列活动。通过举办专家讲座、进行专题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持续培养古籍保护的后备力量,推动中华文脉在新时代的延续与传承。关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手机报(ID:hnlysjb)
了解更多旅游资讯来源:河南省图书馆

(作者: 责任编辑:)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没有了!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