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河南这家“铮铮铁骨”的5A级景区缘何“长盛不衰”?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河南这家“铮铮铁骨”的5A级景区缘何“长盛不衰”?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5/10/20 13:38:46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点击次数:

      前言:河南文旅的新时代快速崛起……清明上河园、《唐宫夜宴》、“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洛邑古城、老君山等一系列景区的爆火出圈,大家有目共睹。

      一份《携程2025国庆中秋双节旅游报告》更加有说服力,开封假期整体订单量同比大增36%,增速居全省第一,同时,开封市内两家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时进入全省前两位。近年来河南文旅星光闪耀,古都开封更是在文旅界形成了“现象级”爆款。

     开封文旅的爆火出圈绝非是一朝一夕。

     单从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数据不难看出,开封文旅接待游客超783万人次,单清明上河园就接待游客79.36万人次,综合收入940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增长了25.50%、11.32%,《大宋·东京梦华》实景演出更是单日加至4场,总观演人数达60000人,《清明上河·宋宴》沉浸式餐秀8天连续满场,一席难求。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前夕,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豪横送50万件雨衣事件一度冲上全国热搜,更是成为各大主流媒体的座上宾,新华社、人民网纷纷点赞。更有网友调侃,这50万件还不够园区8天接待的客流!

    常年来,清明上河园的热点效应频频在文旅业界传开,迅速引起省内景区、开封市其他景区纷纷效仿,成为河南文旅的领跑者。

    河南文旅!开封现象!清园范式!如今,游客更加执着追求开封的“全新情绪价值”。

古都开封成为当代人“回到宋朝”的文化入口

    每当河南游客想不到去哪儿玩时,开封和洛阳就成为“无脑冲”的首选地。开封讲的“宋文化”,洛阳提到的是“盛唐史”,在开封穿“宋装”闲逛,到洛阳就穿“汉服”打卡。

     携程旅行的数据显然有亲和力,“早C晚宋”成为年轻游客打卡模板:清晨在鼓楼街咖啡馆“续命”,傍晚换汉服穿越《大宋·东京梦华》,夜间乘船体验“汴河灯影”。假日期间,清明上河园夜游场场售罄,带动开封高星酒店连住2晚以上订单占比提升19%。

    这场持续月余的“宋文化狂欢”,不仅是开封文旅年度盛宴,同时也是清明上河园的高光时刻,更成为中国文旅市场从“流量经济”向“质量经济”转型的鲜活注脚——当多数景区还在依赖门票降价与网红打卡时,这座“活着的《清明上河图》”已凭借“文化高端化、体验沉浸化、价值多元化”的精准定位,在宋韵IP的深度开发中构筑起不可复制的竞争壁垒。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曾显示,2023年游客对体验式消费的需求同比增长156%,其中文化体验类消费增速达189%。

     这个大背景下,河南开封多个景区的异军突起,如今涨速更是翻翻。

    在开封,赏菊是与古人对话,参与是文化传承,消费是对精神价值的认同。到了开封来到清明上河园,就找到了“回到宋朝”的文化入口,这种“文化营销+体验经济”的模式,不仅为景区带来了客流峰值,更沉淀了长期品牌资产。

没有淡季的开封文旅——“清园范式”

    很多人都在议论“开封文旅没有淡季”的破圈现象!

    在文旅业界大家都在探讨许久的疑惑,如今,开封给出了标准答案。今年1月~8月,开封市游客接待量达8860.97万人次,同比增长8.47%,实现文旅综合收入657.38亿元,同比增长14.44%。

    作为开封市唯一一家国家AAAAA级景区,1998年开园的清明上河园也在流量红河中,站稳了一席之地!

    2024年,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总收入达到10亿元。2024年,开封清明上河园更是贡献了开封市旅游收入的近30%,成为开封文旅当之无愧的王牌。

    一家依照《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1:1的比例复原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如何才能生动地展示宋代市井气息与繁华?

    清明上河园以“全龄、全时、全季、全链”的运营哲学,破解了传统景区的转型密码,更以“夜游经济”“非遗活化”“数字赋能”等创新实践,为中原文旅崛起展示了“清园范式”。

    近年来,清明上河园以创意激活历史文化,精心打造演艺剧目,景区单日演出剧目100多场,节庆活动期间演出超过200场,“全天有戏看”让游客看到景区创新的宋代文化获得感。

    另外,文化需要更新的表达方式,科技就是一把“利剑”。景区推出的飞越《清明上河图》5D球幕影院、《清明上河园:千年之约》XR沉浸式电影、大型高科技巡游表演机器马“中华巨马”、凤舞九天飞天秀以及国内先进的动力游乐园“大宋·皇家乐园”,都是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的创新表达。

    早在2017年清明上河园就在省内率先推出“夜游清园”项目。2023年开始,全年常态化推行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晚会加场,节假日每晚连演4场、一票难求。随着营业时间的延长至最长18小时,“大宋不夜城”的名号也随之叫响全国,其演艺水准常年稳居国内主题公园第一梯队。

    清明节、五一、十一、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也是景区“不能放过的好节点”。丰富的“节庆日”内容,清明上河园景区多姿多彩的节庆活动覆盖全年,深入挖掘“节庆文化”新活力。

    今年十一假期刚刚上新的“清明上河·宋宴”一席难求。景区则在经营“多元化”下足了功夫。打包推出餐饮、住宿、会议、婚庆等复合型产品,还开展了免费宋装体验活动,更是带动景区内和开封市多元化文旅产业的发展,二消占比超50%。

    河南文旅业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在主打宋文化的开封,“清园范式”也成为各大景区效仿的对象。也有业内人士曾说,开封清明上河园算是把“中国文化玩明白了”!

    “清园范式”让“没有淡季的开封文旅”更加实至名归。

“破圈”现象频现——河南文旅精准命中游客“情感共鸣”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今年9月下旬,在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新大会上,大家都在探寻一个现象级的问题:在竞争已呈红海之势的文旅市场,为何一个又一个的“破圈”项目都出现在河南?

    清明上河园送50万件雨衣感动游客、胖东来被戏称“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郑州炒八掺爆火游客排起长队、老君山“十年欠条”和一元午餐……这些爆火的流量背后,其实都展现了河南对于游客(顾客)的“宠溺”。

     河南文旅产品的成功,源于对主力消费群体——Z世代(网络流行语,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以互联网依赖、圈层化消费和情绪价值驱动为核心特征)的精准洞察。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观光,而是追求“主动参与、深度体验、社交分享、情感共鸣”。他们的旅行,是为了获取素材、塑造人设、寻找同好。河南的产品,精准地命中了这些新需求。

     中国旅游协会段强会长在大会上也曾说到,新一代旅游产品必须“更有灵魂、更有故事、更有价值观”。河南的产品创新,正是这一趋势的集中体现。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设施堆砌,而是有温度、有故事、能引发深度思考和精神共鸣的有机体,从而实现了与游客,特别是年轻游客的深层连接。

     此外,段强会长还提到,“服务就是最好的营销”。河南文旅的实践证明,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唯有发自内心、做到极致服务,才能创造真正的差异化,才能形成口碑的自动传播,才能将“流量”变为“留量”,最终成就一个长青的品牌。

文旅业即将“入冬”!大众视野聚焦开封“赏菊盛宴”

    开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度挖掘宋文化、运河文化等的独特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加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全力推动菊花文化与宋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有机结合,充分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实现文化入景、成景,全力塑造“宋韵开封,菊香中国”的节会品牌。

    10月17日,人民日报的一篇《河南开封 菊香满城品宋韵 文润古都气象新》文章,再次让大众视野回归开封文旅的“赏菊盛宴”。

    10月18日,中国开封第43届菊花文化节开幕,全城280万盆色彩缤纷的菊花竞相盛放,来到开封,看过清明上河园国际菊花展的人都会了解,赏菊是一件雅事。

    十四年来,清明上河园的菊展一直是王牌。第十四届国际菊花展的会场内,八大展馆争奇斗艳,800多种国内外菊花品种,百万株菊花齐绽放,静静等待游客沉浸式感受菊花与宋韵的完美碰撞。

    从景区获得的消息,开封清明上河园特别推出“菊花文化节重逢计划”,2025年10月1日-6日单日单次有效入园游览的游客,凭身份证可在10月18日-11月18日菊花文化节期间免费入园赏菊。

    由此不难看出,菊花文化与宋文化的有机结合,势必带来一场赏菊盛宴。同时,赏菊给游客带来的“情感共鸣”,也必定会赢得好评如潮。

    从“一幅画”到“一座城”,从“看风景”到“赏宋韵”,这座“气象万新的古都”“活着的《清明上河图》”不仅逐渐成为中国文旅融合的标杆,更预示着传统旅游业在新时代的突围方向——唯有让文化“可触摸、可体验、可传播、有温度”,才能真正实现从“流量”到“留量”、从“打卡”到“消费”的价值跃迁。

 

(作者:张超 图片/资料图、清明上河园景区等 责任编辑:)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