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连绵秋雨给河南部分景区的游客留下了些许遗憾。但随之而来的,是焦作云台山、安阳万泉湖、新乡宝泉、济源王屋山等多家景区迅速推出的凭票证“免费重游”福利——凡在2025年十一假日期间(10月1日—10月8日)购买景区门票且入园游览的游客,均可在2025年12月31日前,凭本人当时购票凭证及有效身份证件免费重游一次。这一举措看似是简单的弥补,实则折射出文旅产业在激烈竞争下主动求变的智慧。
从短期看,景区放弃一部分潜在门票收入,似乎是一种损失,但从长期看,主动承担天气因素带来的体验缺损,恰是对品牌信誉的长期投资。 国庆中秋假期本是旅游旺季,游客的旅行体验往往与情感记忆深度绑定。雨天带来的缺憾,若置之不理,虽无过错,却难免影响游客的信任与好感。而主动推出“免费重游”,不仅弥补了天气带来的缺憾,更将一次不完美的消费体验,升华为建立品牌信任和情感连接的契机。正如有网友所言:景区没把“天气不好”当作甩锅理由,反而主动补回游客的体验,这才是真正懂“做长久生意”。
值得关注的是,此举也创造了独特的“二次消费”契机——重游游客往往会产生餐饮、交通、住宿等衍生消费,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循环。以登封大熊山为例,其将重玩期限放宽至一年,这有助于为平季和淡季引入客流,缓解旅游业的季节性波动,优化全年营收结构。
从行业视角看,多家景区不约而同推出类似政策,形成了区域联动的协同效应。这种集体形象塑造,超越了单个景区的营销局限,构建起区域旅游的品牌合力。当游客因重游而延长停留时间,或为体验不同景区而增加行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将远超门票本身。
当然,政策的善意最终需要通过精细化的运营来兑现。景区需要管理好重游时段的服务质量与承载压力,避免因体验打折扣而引发新的问题。同时,如何借此机会挖掘游客的深层需求,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将是“重游”之后留住“常客”的关键。
总而言之,河南景区的这次集体行动,不仅是一场温暖的“秋日之约”,更是一次颇具远见的品牌投资。河南多家景区在用行动诠释,真诚与担当才是最可靠的“流量密码”。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