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超8136万人次,河南文旅展现强劲活力
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超8136万人次,河南文旅展现强劲活力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5/10/9 10:23:00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点击次数: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8天超长假期为河南文旅市场注入强劲活力。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针对节日特点,丰富市场供给,推动我省继暑期文旅市场之后再迎小高峰。

     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假日期间,受大部分地区大部分时段连续降雨影响,全省接待游客8136.3万人次、旅游收入539.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为去年同期的89.1%、83.4%。

风雨难挡文化热,文化体验型景区逆势“抢眼”

     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推动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以文化体验为主的景区在全国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假日期间,在自然山水类景区因天气而降温的情况下,河南文化体验型景区表现抢眼。

     《携程2025国庆中秋双节旅游报告》显示,开封假期整体订单量同比大增36%,增速居全省第一。记者获悉,假期期间清明上河园接待游客79.36万人次,综合收入9400.0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增长25.50%、11.32%;万岁山武侠城接待游客77.30万人次,综合收入690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增长13.35%、9.79%。携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假日期间,清明上河园夜游场场售罄,带动开封高星酒店连住2晚以上订单占比提升19%。

 

 

 

(开封清明上河园免费赠雨衣给游客)

     “早C晚宋”成为年轻游客打卡模板:清晨在鼓楼街咖啡馆“续命”,傍晚换汉服穿越《大宋·东京梦华》,夜间乘船体验“汴河灯影”。随着郑开城际铁路班次加密、开封北高铁站扩建完成,2026年宋都皇城度假区全面投运后,开封有望继续保持30%以上高增速,成为“中原文化度假”第一门户。

从“路过”到“停留”,郑州旅游实现“目的地”升级

     郑州作为中转枢纽,假期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但“停留时长”指标格外亮眼:《携程2025国庆中秋双节旅游报告》显示,外地游客在郑平均停留1.7晚,同比提升0.3晚,“中转站”正向“目的地”转型。

     河南博物院、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郑州黄河文化公园、中原福塔、方特欢乐世界稳居热门前五。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雨天上座率始终稳定在90%以上,综合收入8141.07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6.24%。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交通端,郑州机场“空铁联运”服务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13条航线,假期换乘量同比提升28%,让“飞进河南、高铁游中原”成为长三角与珠三角游客的新选择。

     今年6月份开业的新密溱洧水城,因其独特的诗经文化场景而吸引了大批游客,8天接待游客32万人次,其中省外游客占比超过40%。郑州市的亳都新象国庆节前开业,街区运用现代表现方式,嵌入商文化元素,连接文庙、城隍庙等遗存,引入米其林餐厅、非遗工坊等,古今辉映、中西融合,吸引大量市民前来打卡消费。

“红色海洋”与“宋风雅宴”,家国情怀引领假日旅游

    紧扣家国情怀与传统文化两大核心,将精神感召力与文化吸引力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有温度、有深度的文旅体验。

     全省景区化身“红色海洋”,爱国氛围浓厚,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推出“水下红旗秀”,嵖岈山、鸡公山景区步道挂千面红旗,云台山开展“巨幅”五星红旗传递活动,开封铁塔景区以“菊颂”为主题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大伾山景区举行“红歌快闪”,向祖国表达最真挚的祝福。安阳红旗渠风景区近百场实景演出再现修渠往事,新升级的分段式实景演出《干渴的记忆》,让游客一步步进入60多年前的修渠岁月。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推出实景历史剧《长津湖冰雕连——永恒的战士》,大批游客在寓教于乐中感受红色文化。

 

 

 

(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

     各地推动“老民俗”适配“新需求”,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潮流活力的体验场景。开封清明上河园全新打造的“清明上河·宋宴”以沉浸式餐秀还原宋代中秋宴场景,“宋式月饼DIY”名额迅速售罄。漯河沙澧河风景区以“秋灯映沙澧 月圆庆盛世”秋灯会为核心,推出亲子手作、文化演艺等特色中秋活动。三门峡陕州地坑院景区举办金秋花灯游园会、周口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区设非遗手作体验馆,游客纷纷拍照记录。

708.3万人次!文博场馆成河南双节文旅“顶流”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期间,河南多地连日阴雨连绵,省内多家文博场馆扮演“避雨首选”角色。假日期间各级博物馆、图书馆等进馆量达708.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5%,其中第7天单日进馆101.2万人次,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日均接待量均保持2万人次以上。

     洛阳15家博物馆联合发起的“数字文物守护行动”吸引26万人次互动,带动文创销售增长65%,非遗文创产品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形成“线上引流、线下消费”的良性循环。非遗赋能成为新亮点,全省假期共举办非遗惠民活动1300多场,近1500万名群众参与。

 

 

 

(商都遗址博物院)

     洛阳城市阳台“顶榴出道”榴莲狂欢节持续带动周边消费超8000万元;新区体育馆青少年篮球精英赛吸引观赛游客累计达5万人次。洛阳隋唐洛阳城“盛唐嘉年华”沉浸式剧目持续火爆,日均演出4场带动收入同比增长42%。从游客接待量来看,前5名依次为郑州、洛阳、安阳、南阳、开封。从旅游总收入来看,前5名依次为郑州、洛阳、开封、安阳、许昌。

入境豫潮:外宾订单翻番 中秋赏月“双向奔赴”

     《携程2025国庆中秋双节旅游报告》显示,入境游成为河南假日经济最大亮点之一。报告显示,长假期间河南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0%,韩国、美国、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位列前五大客源地,其中韩国独占30%。

 

 

 

(焦作云台山景区为游客免费赠送月饼)

     郑州新郑机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持续释放红利,国际中转旅客“顺路游”占比提升至35%;少林寺、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园位列外宾打卡前三。

     随着2026年郑欧班列+国际航线的“海陆空”立体网络成型,河南有望打造“全球少林文化枢纽”,入境订单明年同期再增50%,让“功夫+文化+赏月”成为中原递给世界的金色名片。

     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表示,“当‘为情绪买单’成为主流,河南用汉服、宋韵、功夫、赏月四大IP告诉世界:读懂中国,从豫见开始。让中原文化不止于记忆,而成为可住、可玩、可带走的度假新风尚。”

(作者:张超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