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豫见多元文化,带你云打卡中原文博会
豫见多元文化,带你云打卡中原文博会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5/9/29 10:25:04 来源:大河网 点击次数:

     各地特色产品与文化项目齐聚一堂,展现传统工艺与当代创新的完美融合。9月28日,以“文化中原·创意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现场观众依然络绎不绝,走,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走进各有特色的主题场馆吧。

  三门峡展馆里,非遗“泥玩杨”巧手生花

  在三门峡展馆内,卢氏泥塑的非遗传承人“泥玩杨”杨强强指尖翻飞,不过片刻,一个造型生动、色彩明快的泥狗哨便初具雏形。这充满乡土气息的“泥耍货”,如今已搭乘“一带一路”的东风成为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馆的指定礼品,走向世界。

  “我们选择了走国际路线,立志打造高端泥塑品牌。”杨强强介绍道。这份从乡土到国际的跨越,背后是极为复杂的工序,从一块普通的当地黏土,到一件完整的卢氏泥塑,需历经创作原型、制模、翻模、彩绘等十余道关卡。

  其中,最考验耐性的便是对泥土的“驯服”——需反复捶打揉摔,加入棉花增加韧性,再置于阴凉处陈化整整一年,方能练就柔韧细腻、可塑性极强的“熟泥”。

  据三门峡市委宣传部文化改革发展科科长张世忠介绍,本次三门峡馆以“圣地仰韶、花开中国”为主题,主色调选用古朴的彩陶灰,饰以经典的仰韶花瓣纹,旨在将古老文化与现代创意巧妙结合,展现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

  本次展示的拓印版,以生肖与仰韶纹样为灵感核心。用仰韶典型纹样为骨,以生肖形态为魂,线条间藏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热忱。

  当游客亲手拓印时,指尖既能触摸到仰韶陶纹的古朴肌理,又能显现出生肖的活泼意趣,让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在方寸之间变得可触、可感。

  仙鹤栖处见巧思!看“小而美”的鹤壁展区活态生香

  踏入鹤壁展区,仿佛走进一幅浓缩了诗、史、神话的画卷。这座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传说而得名的城市,向观众展示了其“小而美、小而强”的独特文化魅力。

  鹤壁素有“一水一城两山”的美誉:流淌着《诗经》中四十余篇动人诗章的“诗河”淇河;作为《封神榜》故事核心发生地的古都朝歌;以及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大伾山与云梦山。这份深厚的底蕴,在此化为可触可感的匠心之作。

  在黎阳炉善堂的展位前,臧风杰制作的铜炉典雅古朴,守正创新的技艺让古老纹饰在现代器型上焕发新生。匠仁玉雕工作室的覃亚波,则以巧夺天工的“巧色巧雕”技艺令人叹为观止,每一件玉雕都充满了生命的律动。

  若想亲手体验,拾间造物非遗馆无疑是最佳去处,这里集纳了从面塑到掐丝珐琅等十几种非遗项目,让参观者在指尖的揉捏、勾勒中,感受传统工艺在当代的生命力。

  与现代技艺相映成趣的,是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带来的樱花石。这些源自火山喷发、采自黑山淇水之畔的玛瑙原石,经过精心打磨后,斑斓的纹路如春日樱花般绚烂。

  “愿君爱心永驻,爱花、爱美石、爱佳人、爱亲朋。”展台负责人弘淇的热情介绍,道出了这份来自北方美丽城市“爱的奉献”,也为鹤壁的展示增添了浓浓的人情味。

  编钟奏响东方红,毛尖香漫文博会!信阳展区上演“北国江南”文化交响

  步入信阳展厅,“北国江南”的清新温润扑面而来。楚文化的浪漫传奇、红色文化的炽热血脉与千年茶香的醇厚底蕴在此交织,为观众带来一场多感官的文化盛宴。

  展台一侧,复刻自长台关出土的13枚编钟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这套按原比例精心复刻的礼器,造型古朴,纹饰细密,更承载着一段辉煌历史——其原型曾奏响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太空中播放的乐曲《东方红》。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精准还原的“虎座凤架鼓”。双虎为底座,双凤傲然立于其背,这一经典楚式设计将楚文化的灵动与威严凝固于一方案几,成为可收藏的“微缩文物”。

  在红色文化展区,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带来的“列宁号”系列文创为厚重的历史注入了青春活力。它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为原型,创造出萌趣的拟人形象“小宁”,并开发出潮玩手办、毛绒玩偶等产品,让革命故事以更时尚、亲切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传递着大别山儿女的自豪与自信。

  “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展台茶香四溢,无疑是展厅内最沁人心脾的角落。这里不仅展示了核心产区“五云两潭一寨”出产的、以“鲜爽细腻”著称的经典毛尖,还带来了源自固始、茶体肥壮、内含物质更丰富的“东部魁韵”,让懂茶的观众一品信阳毛尖的南北风采。

  非遗展区同样不容小觑。薄如蝉翼、可永久保存的叶雕,依循木纹天然肌理进行创作的木雕,以及以火为墨、被誉为“火针刺绣”的烙画,共同展现了信阳非遗文化在方寸之间追求极致的独特魅力。

  愚公故里遇上天山来客!文博会这个展区,飘着馍香与瓜果甜

  济源展厅以“愚公故里·文美济源”为主题,一抹清新的绿色主调,瞬间将观众带入王屋山的自然意境。这里不仅传承着敢想敢干的愚公精神,更将这份坚韧融入了一件件匠心之作中。

  白银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带来的食品级安全银器熠熠生辉,茶具、酒具等上千个品种,让传统银艺深度融入现代生活。一旁,甲素含量极高的济源冬凌草茶、古朴典雅的天坛砚、以火笔作画的葫芦烙画,共同勾勒出济源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的王屋山愚公土炒馍香酥可口,制作技艺已经是省级非遗了。”展台负责人一句热情的介绍,瞬间让这份带着泥土芬芳的传承变得热气腾腾。

  而在远道而来的新疆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展区,借助河南文化援疆的桥梁,他们携手第一师阿拉尔市、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哈密市等地,带来了11大系列、49个品类的1640多件产品。

  文创产品、手工非遗、特色农产品整齐陈列,浓郁的民族风情与地域特色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交流。

  新疆兵团十三师融媒体中心的赵恩平向记者发出热情邀约:“希望更多中原老乡到新疆走一走,游美景,品美食,喝美酒,亲身感受天山脚下的壮美风光。”

(作者:莫韶华 责任编辑:)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没有了!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