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系列活动暨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成果媒体通气会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大项目部副部长杨树刚介绍了郑州商城遗址在夯土建筑、手工业遗存、城市水利设施、高等级墓葬、祭祀遗存等五个方面的新发现。特别是出土1件由绿松石、牙器和金器组合而成的兽面镶嵌器,极为少见。
近十年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商城联合开展考古工作,累计有二十余项考古发掘项目。在商代都城考古和历史时期城市考古方面,均有不少考古新发现。商代考古成果主要体现在夯土建筑、手工业遗存、城市水利设施、高等级墓葬、祭祀遗存等五个方面的新发现。
书院街北片区、塔湾古街片区、创新街小学北校区、两院二期项目等项目均发现由夯土建筑遗存。其中,在书院街北片区西北部发现有17处夯土基址,东西并列,南北三排,对称分布。性质与偃师商城II号建筑基址较为接近,是目前可以确认的郑州商城商代“府库”类遗存。这为认识郑州商城西南部性质与功能的历时性变化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材料。
创新街小学北校区项目发现有铸铜、制骨等手工业作坊遗存,发现的铜矿石经科技分析,溯源至江西地区铜矿。塔湾古街片区发现有一处废弃骨料埋藏坑H1516,出土大量与制骨活动相关的遗物,包括骨、角、牙类遗物以及石质工具等。这些为明确郑州商城内城冶金与制骨活动的空间分布模式提供新资料。
创新街小学北校区、塔湾古街、亳都古巷三个项目均发现商代早期沟渠,其中一处,发现有人工明沟与用于分流的石砌挡水设施等,在部分沟渠两侧,分布着夯土建筑及铸铜、制骨等手工业作坊遗迹。三个发掘地点的沟渠互通关联,形成复杂的水网体系。这个大型水系兼具排水与城市区划的功能,其发现改写了以往对于郑州商城整体布局尤其是南部格局的认知,对于深入探索商代早期都城的规划理念、功能分区等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书院街贵族墓地外,书院街北片区还发现有青铜器墓、玉器墓、陶器墓等。特别是出土1件由绿松石、牙器和金器组合而成的兽面镶嵌器,极为少见。书院街北片区位于书院街贵族墓地西部,两者在方位上应属于同一条线上,为探索白家庄时期郑州商城南部的功能分区提供了线索。据介绍,该兽面镶嵌器出土时已经零散,专业团队正在进行复原方案设计,如果复原成功,将会在“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考古新发现展”中与公众见面。
在内城书院街北片区发现多处与祭祀相关的遗存,可分为人祭坑和动物祭祀坑,相邻不远的夕阳楼片区也同样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祭祀遗存,两者可能存有一定的关系。内外城之间,在河南省体育场发现有大型祭祀场所,在张寨南街清理有陶礼器祭祀坑等。祭祀遗存为研究商代早期的精神世界与礼制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杨树刚介绍说,近十年来,考古工作者贯彻城市考古的工作理念,按照“纵向找沿革、横向探布局”的工作方法,也陆续发现了战国、汉代、唐宋及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重要遗存,如夕阳楼片区战国时期的人骨埋藏沟、塔湾片区唐代的开元寺附近的丛葬坑、亳都古巷片区清代的祖师庙建筑基址等等。这些发现延伸了郑州的城市历史轴线,丰富了郑州的城市历史内涵,也实证了郑州这座城市3600年来城址不移、文脉不息、人脉不断。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