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以“药”为媒 以“旅”促农:全媒体见证栾川文产实践
以“药”为媒 以“旅”促农:全媒体见证栾川文产实践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5/9/19 9:43:56 来源:栾川文旅 点击次数:

9月18日,“文产赋能 栾川实践 2025全媒体采风活动”一行深入河南栾川,不是在景区,而是在农田、大棚和中药材基地里,看见乡村振兴另一种“景色”。

从返乡青年打造的沃地农场,到叫河镇“药材+康养”的产业链延伸——栾川县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示范效应的产业项目,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能。

石庙镇沃地农场:新农人激活农旅融合

“这小番茄是我小时候的味道!”“甜!真甜!”在石庙镇龙潭村,沃地农场大棚里,采风团一行穿梭其中,体验着采摘的乐趣,感受着田园生活的惬意。

沃地农场负责人张杏杏介绍,这里不仅一年四季皆可采摘,更打破传统农庄模式,打造出一座融合农业体验、美学空间与休闲文旅的复合型农场。“栾川不是农业大县,但却是旅游强县”,张杏杏作为主理人巧妙依托本地旅游资源,推出“从采摘到餐桌”的一站式体验。农场提供炖土鸡、火锅、烤肉等地道餐食,并应季推出围炉煮茶热门项目,成为年轻人打卡和团建的新选择。目前农场活动不断,已承接中秋、国庆期间团建预约。

场景打造是沃地农场一大亮点。除户外露营区外,室内通透空间同样支持餐饮、茶叙、棋牌等休闲活动。农场按季节灵活布局业务:春秋主推团建,暑期开展夏令营,秋冬则发力围炉茶叙。通过将农业与体验深度融合,张杏杏正用实际行动证明:返乡创业,一样可以种出“新风景”。

叫河镇:中药香里熬出“康养经济”,山村找到新“药方”

离开石庙,采访团驶向叫河镇——这里的乡村振兴,靠的是另一种“配方”。

栾川“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格局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作为栾川县中药材产业的核心板块,叫河镇占据北纬33°黄金种植带,平均海拔超1200米,独特的生态与气候条件,造就了山茱萸、连翘等中药材的优异品质。当地山茱萸种植面积达2.61万亩,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5%以上,2025年更是成功获批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以前叫河镇中药材就是‘望天收’,老百姓种了没人管,收了只能低价卖给小贩。”栾川县叫河镇副镇长关振华道出了当地中药材产业曾面临的困境。据他介绍,过去叫河镇的中药材种植以散户为主,农户缺乏科学管理意识,种植过程中不施肥、不修枝,产量和品质难以保障。收获后,农户只能将药材卖给中间商,本地收购价仅每公斤40至50元左右,而这些药材运到亳州市场后,售价可达每公斤80至90元,中间巨大的溢价让农户错失不少收益。

为破解这一难题,让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叫河镇聚焦农户增收需求,牵头建设伏牛山中药材产业园。通过引入专业运营商直接收购农户种植的中药材,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从源头提升农户销售收入,切实让利于民。

与此同时,针对当地中药材“望天收”的粗放管理模式,叫河镇着力打造中药材改良基地、GAP基地,通过人工干预手段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据农户实际反馈,实施科学管理后,每亩中药材可增产约100斤,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产量提升。

药材种好了,怎么赚更多?叫河的答案是:让中药“牵手”文旅

叫河镇自古产药,但如今,药材不止于“材”。未来,叫河镇中药材产业从单一种植向全链条发展升级,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动力。

在产业融合发展上,栾川创新打造“药旅共生、山水康养”经济新引擎。依托天河大峡谷4A级景区,建设天沐养生谷、康养度假区、百草园等项目,2024年接待康养游客达10万人次,民宿入住率超85%。同时,开展中药识别等研学课程,年举办研学活动60余场次,覆盖学生1万人次,并推出茱萸宴、连翘茶等特色餐饮,实现“医药+文旅+研学”深度融合。

今年8月,栾川沟域经济示范区之一的叫河镇“天沐养生谷”项目投入运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沟域打造,更是一个融合全息体验馆、山菌产业园、轻奢民宿、康养院子的复合型度假谷。人们可以来这里住药香民宿、吃养生药膳、体验山间研学,甚至“沉浸式”了解一味中药的前世今生。

栾川,正在悄悄做一件很“新”的事。

这里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宏大叙事,但却有细腻而坚韧的探索——让农业变得有趣,让文化变得可触摸,让旅游变得有内容,最终,让山里的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挣到体面的收入。

栾川的文旅不只是老君山、鸡冠洞等众多大美景区,它还藏身乡村内外、延伸山林之间,文旅融合的潜力为乡村振兴带来无限精彩的未来。

(作者: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