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跟着孔子游河南,重温千年师道光芒!
跟着孔子游河南,重温千年师道光芒!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5/9/10 10:03:44 来源:河南文旅厅官网 点击次数:

两千五百年前

一位旷古圣贤驾牛车辘辘而行

在中原大地上刻下文明的辙痕

“有教无类”的箴言穿越千年

“因材施教”的智慧照亮古今

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

豫豫带你循着孔子周游列国的足迹

行走河南这片文脉厚土

一起在古城遗址与圣贤故迹中

感悟“万世师表”的精神传承吧

 

 

洧水之畔,故城巍峨
这里是春秋时期
郑国都城的核心遗存
亦是孔子 “适郑” 的重要印记
郑韩故城始建于郑国
后韩国灭郑,迁都于此
两国经过539年的苦心经营
将郑韩故城打造成东周时期
中原地区屈指可数的大型城址
同时也为新郑留下了遍地古迹
其文物遗存之丰富、品级之高世所罕见
也被誉为“露天的博物馆”

 

 

兰考仪封乡
历史上曾流传孔子周游列国途经此处
当地乡绅、学士邀请孔子逗留讲学
仪封作为孔子的过化之地
在《论语·八佾》中有明确记载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
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为了纪念这件事
仪封人就在这里立了一块石碑
上书:“请见夫子处”

 

 

公元前518年
孔子千里迢迢来到洛阳
不但向老子请教周朝的礼制
向周大夫学习了贵族的音乐
而且游览了王城的殿堂庙宇
当他准备返回鲁国时
老子专门为他送行
并作临别赠言
“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碑
便是记载此事的
如今位于瀍河区东关大街北侧
原文庙旧址处,碑正中书
“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九个大字
2008年被河南省批准列为
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公问政语谆谆
政道民心古训存
叶公园内古亭寂寂,碑廊蜿蜒
记载着孔子与叶公论政的智慧交锋
“近者悦,远者来”的治国箴言于此诞生
化作后世执政者的明镜
园中千年古槐如盖
叶影婆娑间仿佛仍回荡着
孔子对民生政事的深邃思考
这里不仅是政治哲学的实践课堂
更是儒家仁政思想的活态注脚

 

 

长垣人文历史悠久
文化遗产丰厚
为纪念孔子设坛讲学而建的
学堂岗圣庙就是其中的一处
青砖铺地,古柏环绕
殿前石阶斑驳
留有历代学子朝圣的足迹
教师节来此
抚摸碑刻上的文字
仿佛能与千年前的孔子对话
读懂“诲人不倦”的师者情怀

 

 

古时戚城俗称“孔悝城”
最早建于龙山文化时期
为春秋时期卫国重要城邑
和当时各国诸侯的会盟地
景区包括会盟台、城墙
阙门、历史陈列室
孔子居卫十年的孔子侯馆等
站在春秋会盟遗址前
仿佛可见孔子以“修文德以来之”
的理念劝谏君主
将礼乐文明注入政治实践

 

 

夫子山景区位于芒砀群山西部
春秋末年,孔子携弟子
周游列国途经芒砀山
曾在此避雨晒书、演礼讲学
由此而得名“夫子山”
景区内有孔子避雨处、文庙
和大型文化休闲景观园林夫子苑等
如今的夫子山
仍可见夫子崖内
“孔子避雨处” 的摩崖石刻
每逢教师节,常有师生在此诵读《论语》
在苍松翠柏间
感悟孔子 “守道不违” 的坚定

 

 

弦歌台又名厄台、绝粮祠
位于周口市淮阳区城西的南坛湖中
是为了纪念当年孔子厄于陈蔡
绝粮七日弦歌不止而建造
四周碧水环绕、环境清幽
台前莲红柳绿、景色宜人
“弦歌夜读”被称为
陈州“七台八景”之一
以“弦歌夜读”为代表
淮阳自古以来就有
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
有办学兴学的浓厚氛围

 

 

城阳城址为春秋早期所筑
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最南端
公元前278年
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
楚顷襄王流亡至此将其作为楚都
著名典故“亡羊补牢”诞生于此时此地
目前城址保存较好
城垣此起彼伏、护城河水光潋滟
登临遗址高处,可见淮水蜿蜒如带
仿佛仍在吟诵“仁者爱人”
的跨越时空的理想

九万里周游辙痕深

两千载师道化雨频

这个教师节

让我们踏着圣贤的足迹

在中原大地上聆听穿越时空的讲课铃音

每一处遗址都是露天的课堂

每一块碑刻都是永恒的教科书

文明的火种,一直在路上

 

(作者: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