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春晓堂逐瘀流派是中医活血化瘀学派的一个分支,其核心理论和实践围绕“逐瘀”展开,融合了经典中医理论与家传经验。以下是其主要特点:
“杨氏春晓堂”中医内科第五代传承人 杨伟旗
理论渊源
以《黄帝内经》“血行失度,瘀滞为病”为基础,继承家传的逐瘀思想,结合近现代“衡法”理论,强调“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
技术特色
辨证分型精细化:将瘀血证细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瘀互结等类型,针对性用药。
特色方剂与用药:在历代医家逐瘀汤基础上改良,如“杨氏通脉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加地龙、全蝎)用于中风后遗症,“杨氏化症散”(少腹逐瘀汤加三棱、莪术)治疗妇科肌瘤。
外治技术结合:运用刺络拔罐、穴位贴敷等方法,增强逐瘀效果。
临床应用
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后遗症,常以通窍活血汤加虫类药(水蛭、地龙)改善微循环。
妇科疾病:痛经、子宫肌瘤等,用少腹逐瘀汤加破症瘕药物。
痛证: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以身痛逐瘀汤配合针灸“以痛为腧”。
疑难杂症:顽固性失眠、黄褐斑等,从“瘀热扰神”“面部瘀络”角度论治。
学术价值
提出“瘀分动态”理论,区分新瘀、久瘀、伏瘀,对应不同治法。
辨证“分阶逐瘀”疗法,急性期攻邪,缓解期调养,注重临床疗效验证。
杨氏春晓堂逐瘀流派在传统逐瘀法基础上创新发展,体现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瘀血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杨氏春晓氏逐瘀流派是中原独创的中医学术流派之一,在清康熙距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杨氏春晓堂逐瘀流派杨祖贤先生创立并传承,其核心理念为“逐瘀通络,调和气血”,主要通过中药内服、外治结合的方法,针对瘀血阻滞所致的各类疾病进行辨证论治。该流派强调个体化诊疗,注重气血运行的调理,尤其在治疗疼痛性疾病、妇科疾病及慢性疑难病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代表性传承人杨伟旗、王秋节、杨相如、杨如意、杨意如、在尉氏县水坡镇薛王庄杨氏春晓堂中医门诊部坐堂,致力于杨氏春晓堂逐瘀流派的临床实践与传承发展。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