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走,下班就去“老地方”!
走,下班就去“老地方”!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5/8/12 10:04:28 来源:河南文旅厅官网 点击次数:

       当文旅消费从“打卡观光”迈向“深度沉浸”,当城市空间被赋予更多元的休闲内涵,河南文旅主动破题,以全新视角开启城市探索之旅。

  “走,下班了Citywalk一下?”

  老友间的一句邀约,放在以前,目的地可能是热闹的商场或公园,但现在可能是由老厂房改造的文创园、街区。

  那些红砖墙围起来的老厂房里,总藏着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花样”,可能是飘着咖啡香的精酿酒吧,可能是汽车后备厢支棱起来的创意市集,甚至可能是钻进老防空洞里看场演出。

  当文旅消费从“打卡观光”迈向“深度沉浸”,河南的老厂房正悄然苏醒。它们不再是锈迹斑斑的工业遗迹,而是化作文创园区、时尚街区、考古小镇,点燃城市的烟火气,重塑生活的温度。

  今天,就带大家顺着这股“Citywalk”的风儿,一起溜达溜达,看看这些老地方是如何变出城市生活的新味道、新烟火气。

  在河南的城市版图上,一批曾见证工业辉煌的老厂房正悄然变脸。它们褪去机器轰鸣的旧貌,以多元业态重构空间价值,成为城市里的一抹动人风景。

  走进郑州磨街文创园,这个占地仅20亩的文创园,前身是中国磨料磨具行业“黄埔军校”三磨研究所,曾见证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的诞生。如今变身为 “艺术与生活无界融合”的文创园区。

  在磨街创意园,艺术非遗展览馆与烧烤店比邻而居,精酿餐厅与服装工作室隔窗相望。自开放后,这里迅速成为“集治愈、趣味、主题、颜值于一体”的文化空间。其成功秘诀在于突破性的“夜经济+日咖夜酒”全时运营模式,白天是文艺青年的创作天堂,入夜后LiveHouse的摇滚乐声与汽车后备厢市集的暖黄灯光交织,构筑郑州西区独特的夜景。

  在今年的“磨力市集”上,非遗皮影戏摊位旁聚集着cosplay爱好者,糖画艺人的铜勺与电子音乐节拍奇妙共振。“我们打造的是‘白+黑’全时态空间,”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白天是创作天堂,夜晚变身为LiveHouse摇滚现场,破解了传统商业的同质化困局。”

  洛阳魏坡新序的改造则走了另一条路径。设计团队坚持“不仿古,过去的归过去,今天的归今天”的设计理念,改造清代古村落旁的仿古商业区,植入国际咖啡节创意市集,构建了一个“社交—文化—艺术”复合型场域,现场设置音乐Live、艺术展览、宠物市集等6大核心体验区,日均举办20余场互动活动。 

  在满足年轻人对新鲜感的追求的同时,又通过味觉体验强化了城市文化认同。数据显示,咖啡节期间魏坡街区客流量较日常提升300%,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突破90%。这种“文旅+商业”的创新模式,既激活了闲置历史资源,又通过咖啡这一年轻化符号,重塑了“有烟火气、有时尚度”的城市形象。

  当工业建筑的钢筋铁骨遇上在地文化的深厚底蕴,老厂房便不再只是物理空间的容器,更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

  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由上世纪 60 年代的拖拉机厂改造而成。在这里,百年纱厂车间变身为考古科学体验馆,孩子们用墨鱼汁写的甲骨文面条拼出“车马”图案,游客触碰互动装置便能“穿越”成殷商铸铜工匠。

  小镇最具突破性的尝试是将甲骨文从学术象牙塔引入日常生活。数字IP“安安”“阳阳”作为虚拟导游,将古老文字融入井盖、杯套等细节;考古科学体验馆通过裸眼3D和元宇宙技术,让游客在“城墙”下感受商代市井,手持洛阳铲体验田野考古。三千年前的文字符号被转化为可触摸的现代消费元素。

  焦作平东里则让军工记忆“重生”,焦作平东里将原豫光机械厂、平原光电厂旧址改造为文商旅创意街区。在这里,你可以走进2000米长地下防空设施打造的博物馆。深邃的防空洞内,历史照片长廊与沉浸式剧场区相邻而设,“让年轻人在感受历史记忆的同时,体会应具备的娱乐元素”。而保留的苏联专家楼变身为平光博物馆,工业风面包工坊则成为年轻人拍照打卡的热门地标。

  “我们还有老工人故事会,让当年的面粉厂职工来讲之前的故事。” 街区负责人表示,这些真实的工业记忆成了最吸引人的文化 IP。如今,平东里的老厂房里不仅有网红餐厅,更有工业档案陈列馆,收藏着从 1953 年至今的生产报表、职工日记等 3000 多件实物,成为研究焦作工业史的活化石。

  当夕阳为老厂房的烟囱镀上金边,这些老厂房便切换到 “夜间模式”。灯光亮起处,烟火升腾时,老厂房成了承载城市夜生活的新舞台。

  近日,最新公布的省级夜经济集聚区中,洛阳市隋唐宫城区夜经济集聚区位列其中。其位于洛阳市老城区,夜间文旅营业商户及消费占比超90%,形成“白+黑”全时段消费闭环。从傍晚到深夜,源源不断的人流涌向这里,感受着夜间文旅带来的独特氛围,这份热闹与活力,正是大家对夜生活追求的生动写照。

  傍晚六点,郑州磨街的霓虹灯渐次亮起。曾经的车间变身为精酿酒吧,年轻人围着吧台举杯;旧仓库改造的 livehouse 外,等待入场的观众排起长队;而在保留着巨型齿轮雕塑的广场上,露天电影刚放完片头。

  这种 “越夜越热闹” 的景象正在河南多个老厂房改造项目上演。洛阳魏坡新序的夜间非遗市集,每月吸引超数万名市民;平顶山 1957 创意园的文创市集,聚集了多个手作摊位,吸引着一波又一波游客。

  焦作平东里的夜间场景也极具生活气息,“晚上带着孩子来逛,既能看节目,又能吃小吃,比逛商场有意思。” 市民雷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感受。

  当科技赋能遇见工业遗迹,历史在夜色中焕发新生。

  立秋已过,中原大地暑热将渐渐消散,正是漫步城市、感受烟火的好时节。

  不妨循着咖啡香与音乐声,走进这些承载着历史又焕发新生的老厂房,开启一场城市Citywalk。

  在红砖与光影间,触摸老家河南的温度,品一口中原大地蓬勃生长的城市烟火气。


(作者: 责任编辑:)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