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穿越丝路解读华章 唐代青花瓷瑰宝展背后的故事
穿越丝路解读华章 唐代青花瓷瑰宝展背后的故事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5/7/15 11:42:33 来源: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 点击次数:

当前,“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展览正在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展出,将持续至2025年8月底, 作为“大唐·青花瓷”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展览汇聚了国内多家博物馆及文物考古研究机构珍藏的百余件唐代青花瓷及相关珍贵文物,为观众奉上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此次展览的构想,早在郑州发掘出唐青花塔式罐时便已在郑州市文物局的规划之中。历经波折,这场备受期待的唐青花大展终于与观众见面。展览背后经历了怎样的历程?策展蕴含哪些巧思?后续又将推出哪些活动?凤凰网河南专访了策展团队核心成员: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党支部书记信应君,以及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国家一级美术师胡晓云。

“小而美”:设计韵味悠长

步入展厅,白与蓝交织的素雅气息扑面而来。展厅虽不算宏大,但设计之初便确立了“小而美”的基调。如何在有限空间内讲好青花瓷故事?这无疑需要匠心独运。

怎么在“小”的基础上讲好青花瓷故事,这显然是要下一番苦功夫。

胡晓云介绍,策展团队致力于打造“小而美、精而雅”的观展体验,摒弃大而全的传统模式,聚焦细节与品质,让每一件展品、每一处展陈都经得起品味与推敲。

本次展览力求突破“器物+图文”的静态临展模式,通过空间氛围营造与多媒体技术融合,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唐青花的历史厚度与艺术魅力。序厅以多媒体短片生动复原盛唐气象,正是为了引导观众直观理解孕育唐青花的沃土——唯有国力强盛、开放包容的盛唐,方能催生这种融汇胡风汉韵的艺术瑰宝。

当展厅的核心——唐青花塔式罐映入眼帘,胡晓云如数家珍:“这是4000K色温的专业灯光,打在文物上最接近自然日光。玻璃则采用了先进的防撞防盗技术,看似纤薄却异常坚固。”

塔式罐是一个代表,代表的是策展团通过多媒体、触摸屏等现代形式,来展现文物艺术内涵、技术工艺、蕴含故事,使观众既能观赏器物之美,又能读懂其背后的文化密码。

在设计上,策展团队以 “盛世起源——工艺解密——国际传播——文化延续” 为脉络,以盛世大唐开篇,以“青花姑娘”收尾,将巍巍大唐与江南水乡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融于一个展厅之内,以浪漫的方式传达内容,给观众唯美的享受。

展厅里的“古丝绸之路”

信应君书记阐释了展览的核心定位:聚焦唐代青花瓷的工艺发展脉络与国际传播史,强调其精细工艺与独特艺术特征。本次展览定位为国际艺术交流专题展,核心目标是通过唐青花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展览通过实物、图文、图表相结合的方式,清晰展示了唐代青花瓷如何经由陆路与海路走向世界,包括沉船出水文物(如复制品)的呈现,让观众直观感知中国瓷器特别是青花瓷的全球旅程。

在流线型的展厅中,仿佛铺设了一条瓷器的“丝绸之路”。郑州上街出土的唐青花塔式罐、黑石号沉船出水的青花盘(复制品)、扬州唐城遗址出土的青花瓷片——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文物,却拥有共同的蓝白色彩与相似纹饰。

相似纹样的笔触之间,即使未经科技检测,也足以令人感受到它们同根同源的艺术血脉。

展览同时揭示了关键考古发现:巩义窑址出土的唐代白瓷、钴料研磨工具及高温窑炉,共同构成了 “白瓷胎 + 釉下钴彩 + 1200℃烧制”的完整工艺链。这一发现将中国青花瓷的烧制历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有力推翻了“青花始于元代”的传统观点。

当展品越过时间洪流于展厅再次相遇,恰似“给丝路以文明”。

让青花“活”在当下

青花瓷作为极具生命力的文化符号,天然具备贴近大众生活的特质,策展团队希望借此拉近历史文物与当代公众的距离,让传统文化真正“活”在当下。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青花瓷自诞生起便是中西文明交融的结晶,承载着千年间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与文化对话。

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党支部书记信应君说,此次展览以唐青花为核心,正是希望借这一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载体,深化国际的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看见中国文化开放包容的基因。

而对于郑州而言,作为唐青花的发源地,这场展览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纽带。策展团队以“青花瓷的故乡”为定位,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希望借此打造郑州独特的文化IP,让“青花之源”成为城市新名片,进一步推动文旅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让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胡晓云总监道出了策展团队的共同愿景:期待观众步入展厅时,不仅能欣赏到精美的文物,更能透过这些 “蓝色火焰” ,窥见一个开放、创新、包容的盛唐气象,感受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迸发的永恒生命力。

就像展览结尾处的“青花女孩”说的一样,青花,让世界看到中国,也让中国看到了世界。

(作者: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