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三十五岁的高适应征落第,在返回宋州的途中,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一首《燕歌行》给高适欣赏。高适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作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作为高适的“第一大篇”,这首诗气势畅达,雄浑悲壮,笔力矫健,意蕴深刻含蓄,深受商丘忠烈文化的影响。
唐代的宋州即商丘,是一个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她东望沿海,西接中原,南连江淮,北临齐鲁、济宁,是一座古老而又新兴的城市。
这里不仅有高适的半世情缘,向前追溯,这里是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臊”之地;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族人的发源地;还是八百里梁园的繁华旧梦......
忠烈是商丘的名片之一,踏上这座有着4500年历史的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传说帝喾的儿子阏伯与实沈“日寻干戈”,帝喾将长子阏伯迁到了商丘,次子实沈迁到了大夏,就是如今的山西。在星相学上,当商星在东方升起,参星已在西落下,兄弟两人永不相见。在文学中,参商用来形容永远分别,白居易也说:“一别似参商。”
还有一种说法,阏伯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到商这个地方,后迁徙别处,后人便称这片商族人居住过的废墟为“商丘”。不论是与兄弟不睦被贬至商丘的阏伯,还是因治水有功被封到商地的阏伯,他在商丘广袤的大地上,建造高高的祭台,祈求火星给人间降福。他主持火星祭祀,根据火星运行告知人们防灾避祸、适时播种收割;他主管百姓用火事宜,以便百姓们随时可以取到火。百姓感念其恩德,在他死后将他葬在他曾经夜夜观测商星的高台上,“商丘”也因此得名。
也正是阏伯的坚守,让这片土地在以火纪时的历法下开启了商部族农耕文明的序幕,让商部族载满货物的牛车遍布华夏大地......
好风凭借力,送我至梁园。天宝三年李白、杜甫相约共游梁园,而高适在睢阳定居多年,便为导游,三人“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成就一段文坛佳话。
“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西汉梁孝王刘武在梁国都城睢阳(今商丘睢阳)建造了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梁园用以游赏延宾。加之梁王爱人才,喜风雅,且慷慨,一时间天下豪俊奔赴梁园,就此三百里梁园“豪俊之士靡集”,枚乘、邹阳、司马相如......这里成为天下文学盛地。
枚乘、邹阳等在吴王刘濞的门下,曾力劝吴王不要谋反,吴王不听,发动“七国之乱”。已投奔梁王的枚乘再次劝谏吴王,力阻谋反,虽没起什么作用,枚乘却因此名震天下。
邹阳是一位有志于维护国家统一的文人,从吴国劝吴王不要谋反,不成。到梁国后,也力阻梁孝王谋“汉嗣”之位,但遭到羊胜、公孙诡谗言,被梁王下狱,准备处死。邹阳在狱中写下《狱中上梁王书》,文辞言婉而激愤感慨,梁王读后,有感于他的情意恳切,立即将他释放。
枚乘、邹阳、司马相如为代表的梁园作家群,以自身中正坚持、铮铮铁骨书写了三百里梁园的风华绝代和忠烈底蕴,而侠风浓郁的梁宋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往事越千年,受梁园文化影响的李白、杜甫、高适三人来到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文学圣地,恣肆挥毫,流连不去,这里是高适的第二故乡,更是李白客居十年之久的精神沃土。
鸟瞰商丘古城如古铜钱,外圆内方,《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篇》记载:“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而不掩也。”这种城池形制被古人认为是取法于天地自然,也是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思想核心价值的文化符号。
古城南门外南大约一里是张巡祠,用来纪念安史之乱血守睢阳的忠烈张巡、许远等人。唐天宝元年商丘从宋州改名为睢阳郡,睢阳之战,是安史之乱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睢阳城破时,城内官兵全部死亡,剩余的四百多居民也被叛军屠杀,无一幸免,也无一人投降。“守一城,捍天下”。这场惊天动地的睢阳保卫战,是平定安史之乱的转折点,从此大唐拉开了反攻叛军的序幕,张巡、许远也为匡扶大唐,立下了盖世功勋。明代李东阳曾写《睢阳叹》赞扬张巡、许远二人在睢阳之战中同仇敌忾、为国捐躯的不屈精神,以及史载千年的历史意义。
将军有齿嚼欲碎,将军有眦血成泪。
生为将星死为厉,尽是山川不平气。
二人同气金不利,天与一城为国蔽。
强兵坐拥瞑目视,孝子忠臣复谁是。
千载公名亦天意,
君不见河南节度三日至。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木兰身上呈现出来的中华民族女性的英勇和忠孝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所说:“我们只要知道花木兰是一个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够了。”
忠烈是商丘的一个文化符号,这里的侠义之风,忠勇之气影响了枚乘、邹阳、司马相如、木兰、张巡、许远、高适等人,同时也在历史传承中受到他们的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商丘的文化名片。
“晚钟低吟云尽散,见得黄昏风渐寒,昔日繁华终不再,只留古冢后人瞻。”这里是“殷商之源”、是“中华圣人文化圈”;这里有“中国古城池建设典范”的商丘古城、有不同朝代的古都和古城构成的“城摞城”奇观,还有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的王后陵;孔子在此避雨晒书,刘邦在此斩蛇,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在此把酒畅饮、策马奔腾......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上,商丘跨越千百年的迷雾,以新的姿态站在世人面前:纵横交错的高铁网络,激情澎湃的868文化艺术创意园,万亩水面、万亩森林、万亩湿地的新梁园......
一城阅尽五千年,好一个商丘!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