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探访辛村遗址 溯源商周文明
探访辛村遗址 溯源商周文明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5/3/5 9:28:19 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次数:

      三千年钟灵毓秀,辛村遗址商周文化遗存令人心驰神往。从数字化展厅创意展示商周文化考古成果,到“嬉游记”研学主题活动让千年历史如在眼前,辛村遗址已然成为豫北一处新的文化地标。

 

      3月4日,记者来到位于鹤壁市淇滨区的辛村遗址。在数字化展厅,一个标题为“辛村遗址与卫国之谜?”的展墙引人驻足。“文献中的河淇之间是否指的是辛村遗址?”“辛村遗址的高等级贵族区、宫殿区在哪?”“辛村遗址与殷墟的关系是什么?”……满墙的问题激发着人们对辛村遗址的探索欲。而在考古体验区,人们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沉浸式学习考古技能,体验考古全过程。

 

      辛村遗址横跨淇河两岸,是周代重要诸侯国卫国疆域核心区,也是两千多年前西周时期豫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32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此揭开了3000年前卫国的神秘面纱,拉开了中国周代考古的序幕。2020年,考古人员首次对辛村遗址涉及的淇河北岸开展大规模考古勘探,找到了1932年发掘墓葬位置。结合调查与勘探,确认遗址面积近10平方公里,是豫北地区西周时期最大的一处聚落遗址。

      “辛村遗址是自1932年首次发掘以来,先后进行了四次发掘,共发现了墓葬及车马坑82座,分大型墓8座、中型墓6座、小型墓54座。考古工作人员根据地望、中大型墓葬规模,结合有‘卫师’铭文铜器,推测为西周时期卫国公族墓。”鹤壁市辛村遗址工作人员赵志茹介绍。

      据了解,辛村遗址内涵丰富,包括仰韶、龙山、先商、商代、周代等不同时代的遗存,周代文化堆积是遗址的主体。遗址出土的文物涵盖陶器、青铜器、玉器、骨角器及卜甲等400余件。其中,刻有“卫侯”“卫伯”铭文的青铜鼎、鬲等礼器尤为引人注目,直接指向墓主身份为卫国宗室成员。除此以外,当时还发掘了与墓葬相匹配的多座车马坑。

      “商周时期的车马葬是当时重要的一个习俗。从实物证据来说的话,首次发现车马坑迹象是在1932年辛村遗址首次被发掘的时候,随后在殷墟又陆续发掘了诸多车马坑,可以说辛村遗址车马坑的发掘,在学术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鹤壁市辛村遗址考古发掘负责人高振龙说。

 

      在多方努力下,2019年,辛村遗址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辛村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辛村临时性考古大棚建设等有条不紊地推进。经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鹤壁市辛村遗址保护条例》于2022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推动辛村遗址保护利用走上了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在推进考古发掘的同时,鹤壁市创新构建“边发掘、边保护、边研究、边展示”的全链条工作机制,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全国一流、全省最大的辛村遗址保护大棚,在辛村遗址保护范围内安装了120余处高清监控设备和红外电子围栏,实现了监控保护全覆盖。同时,还建设了300余平方米的数字化展示大厅,在全市率先推出“考古+研学”的“嬉游记”研学品牌,创新设置文物挖掘、文物修复、非遗课堂等研学课程,让文化遗产可观、可知、可感、可体验。自研学项目开展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

 

      为加强辛村遗址保护利用,鹤壁市还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共建豫北文物整理基地,打造集文物整理、修复、科研、教学、公共考古以及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科研平台,为辛村遗址乃至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我们还将充分发挥科技力量,通过全息投影、VR等现代数字化技术,对墓葬区、铸铜作坊区、制骨作坊区等遗址发掘成果进行数字化建模,使观众能更直观、生动地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从而进一步拓展文化传承的广度和深度。”淇滨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婧说。

 

      90多年来,考古工作者接续奋斗,用一项项重要考古发现,实证辛村遗址是一处经过缜密规划、功能分区明确的大型都邑性聚落,逐渐勾勒出西周时期卫国政治中心的面貌。“辛村遗址以商周文化遗存为主,是中国商周文明的重要见证地,已入选‘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百大标识项目。”鹤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文物局局长焦志平表示,他们将始终把辛村遗址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持续开展商周考古工作、研学工作,建设好豫北文物整理基地,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坚定文化自信,守护好历史文脉。

(作者:陈晨 蒋晓芳 王海龙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