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深处的冰棱正悄然融化,银河峡的溪流携着碎玉般的声响,跌跌撞撞闯入早春。三月的风掠过女娲补天遗落的五彩石,将上古传说里未燃尽的薪火,吹成了漫山遍野的山花。这个属于所有女性的节日,最适合沿着女娲抟土造人的掌纹,去触碰生命最初的震颤。
银河峡的碧水浸着初阳,恍若神明遗落的翡翠梳妆镜。传说女娲在此濯洗造人时沾染的泥土,潭底沉淀着七千种形态的倒影——或柔如春藤,或韧似岩柏,或静若深潭,或炽胜熔浆。
踏着五色石阶溯溪而上,每一道水纹都在讲述:真正的女神性,本就如自然般丰沛多元。
执单反记录春色的摄影师,背包里装着《第二性》的徒步者,牵着女儿辨认草芽的母亲。我们在神像前点燃三柱清香,祭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庇佑,而是对自身神性的郑重确认。
在四空山的崖壁旁,仿佛看到人首蛇身的古老线条与现代女性的剪影在春光里重叠。补天裂的壮举,何尝不是千万次缝补生活的隐喻?
当祈福的钟声漫过抱犊寨的晨雾,我们终于读懂女娲留给后世的偈语:每个走出神话的女子,都该在某个春日的黎明,重新成为自己的创世神。
这个三月,让我们以银河峡的万顷新绿为笺,蘸取桃花水书就属于新时代女性的《造化赋》——毕竟春风浩荡处,本就是我们最初的来路与归途。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