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汉服融城、沉浸赏花、神都幻面……来洛阳,体验一场穿越千年的梦幻之旅
汉服融城、沉浸赏花、神都幻面……来洛阳,体验一场穿越千年的梦幻之旅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5/3/4 10:14:48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次数:

      3月3日,2025年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洛阳市将围绕“深化文旅融合、聚焦行业升级、加强宣传营销、赓续河洛文脉、坚持以文惠民”等核心任务,推出30余项重点举措,全力打造全国沉浸式文旅目的地、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丰富“民宿+”场景、积极引客入洛、持续叫响“牡丹文化节”品牌,通过“汉服融城”“夜经济升级”“非遗活化”等特色工程,绘就古今辉映、文旅共荣新画卷。
深挖文化基因,打造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汉服产业全链升级,再现盛世风华。今年,洛阳将实施“汉服融城2.0计划”,构建从文化体验到产业孵化的完整生态链。深化“汉服融城”,加快推进汉服主题酒店、汉服传承与创新展示中心等项目,探索推动洛阳作为永久基地举办汉服大赛,开展汉服创意设计大赛、模特大赛、新品发布会、交流活动等,保持洛阳汉服IP热度;结合“人人持证 技能洛阳”工作,开展汉服面料、刺绣、裁剪、妆造等人才培训,争取到2025年底,全市汉服产业相关单位达到1200家,引进和培育汉服相关专业人才不少于200人,推动洛阳汉服产业持续出新出彩。

 

      时空穿越之旅,沉浸式演艺再升级。今年,洛阳将持续发展沉浸式演艺。挖掘河洛文化特色,培育“只看洛阳城”系列沉浸式演艺。持续优化《唐宫乐宴》《寻迹洛神赋》、九州池夜游等沉浸式演艺项目,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沉浸式演艺作品,推进全市沉浸式演艺项目内容不断丰富,提高游客观演舒适度和沉浸体验感,助力洛阳打造全国沉浸式文旅目的地。
培育新兴业态,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过去一年,以“东方博物馆之都”为引领,洛阳正构建“考古+科技+文化”的特色研学体系。
      研学经济深耕细作,打造东方研学之都。构建特色化、多样化、专业化的研学课程体系,建设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东方红农耕博物馆、黄河神仙湾研学营地等一批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管理规范的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新增考古、黄河、工业等研学基地10家以上。举办研学旅游路演活动,赴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开展研学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发布一批具有洛阳特色的研学旅游精品线路和精品课程。
      民宿经济创新突破,绘就诗意栖居图景。丰富“民宿+”场景,推进“民宿走进”活动,在栾川布置山水画廊主题民宿2家。支持“非遗进民宿”,选取发展基础较好的民宿,植入剪纸、香道、草药染等非遗体验场景,实现民宿特色化发展。
升级消费场景,点燃城市经济新引擎
      繁荣文旅“夜经济”,持续提升“古都夜八点”消费品牌。聚焦龙门古街、洛邑古城、广州市场步行街、西工小街等特色文商旅街区,优化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演等一系列特色夜间产品,常态化延长文博场馆、重点街区景区、公共交通开放时间,营造一批24小时营业的消费场景;培育演艺等流量经济,举办大型商业演唱会10场以上,满足游客消费需求。

 

      优化消费场景,推动高品质古都文化体验区打造,保障隋唐洛阳城等项目建设,支持上海市场、西工小街、宝龙广场等特色文商旅街区差异化发展,布局古风演艺、国潮市集等新业态,打造推出龙门市集、年货市集、匠人造物市集等一批“有感觉、想打卡、愿传播”的消费场景,开展文旅消费活动不低于200场。
      加快“洛阳有礼”品牌平台化建设。推动成立洛阳市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协会,制定产品准入标准化、品牌准入标准化、渠道管理标准化、品牌形象标准化等标准化体系,加快畅通上下游商品供应链渠道建设,推出一批具有洛阳符号的文化创意产品、旅游纪念品、非遗衍生品等。
科技赋能升级,构建智慧文旅新生态
      数字孪生系统,开启智慧旅游新时代。“一码游洛阳”平台将接入城市大脑系统,实现景区预约、公交接驳、紧急救援等30项功能一键通达。加快培育智慧文旅,优化“一码游洛阳”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积极推进5G、VR等新技术在文旅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加快培育壮大沉浸式体验、数字艺术等新型文化业态。
      冰雪经济崛起,培育旅游新热点。依托洛阳冰雪资源优势,构建“冰雪+温泉+民俗”全产业链。打造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老君山、白云山冰雪世界冰雪旅游精品线路,策划冰雪旅游节、冰雪嘉年华等活动,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抢占银发经济市场。鼓励栾川、嵩县、新安、汝阳等重点县因地制宜打造露营基地、农耕体验、户外运动等新业态。举办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秋季采摘、冬季冰雪主题系列活动,扩大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抢占银发经济细分市场,建设陆浑湖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叫响“中原药谷·康养胜地”品牌,打造中原地区康养产业高地。
强化品牌营销,扩大国际文旅朋友圈
      积极引客入洛,讲好洛阳新故事。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高净值客源地,组织景区等文旅企业开展让利活动。针对武汉、西安等周边客源城市开展推介,拓展中远程市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满足外国游客入境旅游需求。实施“形象宣传+产品线路落地”的网络立体营销,邀请境外客源地主流媒体、旅行商来洛踩风、踩线,讲好洛阳故事。

 

      节会经济提质,持续叫响“牡丹文化节”品牌。以“花YOUNG洛阳城”为主题,围绕沉浸赏花、神都幻面、牡丹市集等主题策划创意视频,创新运用“数字+场景”方式做好开幕式策划传播,精心办好汉服幻面舞会、博物馆夜游、沉浸式演艺等特色活动,为牡丹文化节有效引流。聚焦情绪消费、体验消费、夜间消费,梳理消费场景,串联“网红打卡点”,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有效激活节庆文旅消费潜力。
守护文化根脉,谱写非遗传承新篇章
      活化非遗保护传承,大力推进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推进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修复等“六大工程”建设,打造“春和景明”“河洛飞花”等实验区重点品牌,创新“非遗+”业态,推动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全面运营,指导提升县区级综合性非遗展示场馆2-3个,认定非遗工坊30家。

 

      文艺精品创作,唱响时代主旋律。稳步推进豫剧《武则天》省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豫剧《汉宫遗恨》、曲剧《洛阳记忆》、话剧《故纸新梦》等省艺术传承创新发展项目。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质升级“书香洛阳”“河洛欢歌”等品牌,推动“洛阳市文化云”平台整合优化,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洛阳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振刊表示,站在新起点,洛阳正以“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为引擎,推动文旅产业从“流量经济”向“留量经济”跨越。随着汉服产业链、数字文旅平台、国际节会矩阵的持续完善,这座承载着五千年文明印记的古都,正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脉,朝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目标阔步前行。

(作者:王雪娜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