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周口:千年庙会带“墨香”
周口:千年庙会带“墨香”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5/3/3 9:38:57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次数:

      又是一年二月二,又见一年龙抬头。古色古香的太昊陵景区内依然是摩肩接踵,广场上照样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曾几何时,太昊陵古庙会因单日游客量达到82万余人,而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人们到这里寻根问祖、参拜祈福,用最质朴的方式,延续着千年烟火,赓续着华夏文明。
      与往年一样,今年的二月初二,除了盛大的太昊陵庙会启幕外,“2025中原古韵—周口(淮阳)非物质文化展演”同步举行,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登台亮相,带给游客们难忘的文旅体验。
古庙会 新场景
      “人群中甚至没有缝隙,似乎连春风都不能吹过。”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上午,来自郑州一所高校的教师王先生,在手机键盘上敲击出颇具文采的句子,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一条动态,并配发多张图片,瞬间引来朋友们的点赞和惊叹。
      太昊陵庙会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人?因为这里是肇启中华文明的地方,海内外的华夏儿女到这里可以找到“根”。相传数千年前的远古时期,出生在甘肃天水的部落首领太昊伏羲氏率部族沿黄河东渡,来到宛丘(今河南周口淮阳),建立中华民族第一个都城——宛丘。他教佃渔,造工具,兴农耕,制嫁娶,正姓氏,造书契,通八卦,用文明的灯火引导人们走出了鸿蒙未启的混沌,升起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而为了纪念和彰显伏羲的功绩,后人在宛丘(淮阳)古城北,修建了伏羲陵庙,并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举办庙会。

 

淮阳太昊陵古庙会。张琮 摄

      会期之长,人数之多,历史之久,“淮阳太昊陵古庙会”的人文魅力在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愈加凸显。几乎每一年的二月初二这天,都有至少10万人到太昊陵祭拜逛会。游客们来自天南海北,说着不同的方言或者带有方言味道的普通话。他们怀着对祖先的崇拜之心,参观游览太昊陵,近距离感受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如今,升级为伏羲文化旅游节后,千年古庙会在“提档升级”上实现了华丽蝶变,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升级了部分文旅设施,带给游客们更多文旅体验,但唯独不变的,就是那份传统的热闹氛围。太昊陵外的广场上,带有淮阳地方民俗特色的布老虎、泥泥狗、压缩馍,依旧成为游客们的首选特产。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从一个个琳琅满目的摊位前经过,孩子们挑选着喜爱的玩具,大人们感受着庙会的氛围,春日的暖阳下,他们完成一次与千年古庙会的相约。
老传统 新墨韵
      连续10多年来,“中原古韵—周口(淮阳)非物质文化展演”成为文旅融合背景下,千年古庙会上的一道视听盛宴。游客们只需到淮阳逛一次庙会,就能欣赏10多个省区市非遗项目的集中展示。
      今年,又有来自广西、内蒙古、山西、四川等地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登台,让逛庙会的游客欣赏到天南地北的特色表演。
      跨越数千公里,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艺术团(文化馆)的演员们,为大家表演了广西仫佬族古歌《走歌坡》。陕西省华阴老腔艺术团的演员们一声呐喊划破长空,高亢、激昂、直爽、豪迈,把黄土高坡的“摇滚”带到了中原腹地。安徽花鼓灯《欢腾鼓乡》喜气洋洋、热烈奔放,四川峨眉武术《剑舞侠风》刚柔并济、清新流畅,内蒙古长调民歌《辽阔富饶的阿拉善》婉转悠扬……

 

广西仫佬族古歌《走歌坡》。方化祎 摄

      一边是非遗展演,一边是翰墨新香。广场上,第三届周口伏羲书展开门迎宾,吸引许多顾客流连忘返。国家一级演员六小龄童、外卖诗人王计兵、知名文化教育博主李智勇等名家登台,开启“金台少年阅读行”周口站活动;人民日报出版社还向周口市教体局捐赠图书,为全市青少年带来更多的优质阅读资源。
      据介绍,第三届周口伏羲书展主题为“让阅读和思考领跑AI”,首倡AI时代下的新阅读。与上届伏羲书展相比,本届新增作家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20余家出版品牌,参展阵容与图书品类再升级,惠民力度空前,将持续至3月9日。
      除主会场外,周口市30余家实体书店及线上平台也将同步开展图书大促销活动,为推动书香周口建设走深、全民阅读活动走实添砖加瓦。
      千年古庙会,喜看日日新。未来的一个月正是春光明媚的好时节,不妨到中原腹地的河南周口淮阳,来一次文化之旅吧!

(作者:方化祎 李玉坤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