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有个老传统,逛了正月十六安阳桥庙会,春节才算圆满。
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安阳桥庙会如约而至。
安阳桥庙会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当时,桥南端有座大王庙,每逢正月十六,人们便从四面八方到此烧香磕头。附近的船家商户也闻之而来,祈求年岁平安。代代延续,庙会成为融民间艺术、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盛会。
庙会主会场位于安阳河两岸,南北、东西绵延3公里,覆盖周边十多条街巷。“今年逛安阳桥庙会,‘味道’跟以前一样......”安阳市民李晓玲和家人一早赶来,按照往年的路线吃吃逛逛,并在“朋友圈”感叹。
啥“味道”没变?
保障没变。安阳桥庙会不仅是正月里安阳的大事,也是市委、市政府最为关切的事。市委主要领导提前深入核心区域督导检查,属地政府、社区街道、公安交警、城管消防、医疗卫生、应急管理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全程守护,为庙会平安“加码”。据了解,仅该市公安部门就出动3000余名警力。
习俗没变。 “溜百病”是安阳桥古庙会的重头戏。安阳人认为,在安阳桥上走上一遭,便能把过去一年的晦气、病痛统统甩掉,迎来健健康康新一年。挂柏枝也是不可或缺的习俗 。“柏” 与 “百” 谐音,寓意着百病全消、百福俱臻 。市民挑选翠绿的柏枝,郑重挂在自家门口 。“这抹绿色,不仅为新春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更庇佑全家人平安顺遂 。”安阳市民范昌元说。
美食没变。酥香爽口的炸血糕、香气扑鼻的饸饹面、清凉爽滑的凉粉、酸甜可口的粉浆饭......独具安阳特色的小吃,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承载着安阳的饮食文化和历史记忆 。“每年逛庙会,不吃上一碗吕村饸饹面,总觉得缺点啥。”在吕村饸饹面摊位前,排队购买饸饹面的队伍宛若一条长龙,市民李先生说,自己已经在此等了十多分钟。
坚守没变。色彩艳丽的魏氏面塑、火红喜庆的王增书剪纸、活灵活现的蛋壳彩绘......非遗项目“悉数登场”,众多游客驻足参观。在吹糖人摊位前,手艺人将熬好的糖稀放在嘴边,轻轻一吹,再用手指巧妙塑形,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跃然眼前 。
也有些许“新味道”:
人才集市“上线”。安阳市委人才办支起政策宣传摊位,把“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送给走过路过的各路“英才”;安阳市北关区还现场开设招聘会,为求职者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
国补政策“赶会”。电器商家携“拳头”产品来赶庙会,宣传“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国家补贴政策”;
拍客即兴“直播”。网络达人随处可见,大家用力“吆喝”,恨不能让全国网友云上逛逛安阳庙会;
“延续几百年,安阳桥庙会原有的‘味道’还在,还增添了新‘味儿’,这是安阳人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相信未来,庙会会有更多新‘滋味’。” 安阳古都学会副会长、古城文化研究专家安民说。
夕阳下,庙会烟火气还未散;微风中,孩童们举着糖葫芦、风车,笑着闹着......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