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焦作市山阳区恩州驿古街熙熙攘攘。受访者供图
乖、厮跟……2月2日晚,恩州驿古街上的承恩老茶馆里,两段相声《拔牙》《黄鹤楼》中富有乡土气息的焦作方言,不断引爆听众的笑点。
春节期间,位于焦作市山阳区新城街道恩村的恩州驿古街人气火热,每天的人流量超过2万人次。
相声、快板、山东快书、口技、舞蹈、变脸、蹬火盘……每天从11时一直延续到21时30分,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各种造型的彩灯高悬,板栗饼香甜诱人,糖炒山楂晶莹剔透,豆腐脑嫩滑可口,糖画精致美味,年味儿分外浓郁。还有童年小百货等店铺,让游客仿佛穿越了时空。
恩州驿古街工作人员李佳介绍,这里是以古风场景、民俗演绎、文创体验、研学活动为载体,以餐饮、休闲为主要业态的沉浸式历史文化街区,背后依赖的是恩村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12处古建筑、3处省市级文保单位(祖师庙、范家祠堂、和圣祠)和2处名人故居(赵三元故居、张璋故居),让古街充满历史文化气息,并填补了焦作城区没有历史文化街区的空白。
恩村原名承恩镇。焦作市古恩州文化研究会撰写的《恩州驿赋》显示,周武王伐纣途经这里,百姓箪食壶浆欢迎。推翻商朝后,周武王将这里赐名承恩镇,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设在这里的驿站存在上千年,是古代一处重要的交通枢纽。
据恩村一街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卫平介绍,恩村古迹众多,素有“恩村十八庙”和“不见庙不进村”之说,现存的还有祖师庙、玉帝庙、三官庙、火神庙、关帝庙、奶奶坛、逯鲁曾墓、和圣祠等。其中,恩村祖师庙为省级文保单位,明嘉靖年间就已经存在。
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建设征迁和城中村改造,目前恩村居民已经整体搬迁到恩州花园、悦东城两个居民小区。闲暇时,不少村民都会回到老村所在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旁的天河公园、恩州驿古街,寻找旧时的记忆。
“文旅消费新场景与历史文化古迹和谐共存,不仅历史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保护,也让千年古村的生命力得到更好延续。”山阳区文化旅游和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伟表示。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