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出行资讯 > >传承千年的河洛鞭有了“郑州标准”
传承千年的河洛鞭有了“郑州标准”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5/1/8 15:10:24 来源:郑州晚报 点击次数:

      电影《少林寺》中,“野性难驯”的牧羊女手持牧羊鞭回眸一笑的俏丽模样、挥鞭御敌的敏捷身手,曾经惊艳了一个时代!而在中国传统冷兵器中,“鞭”的表现形式刚柔并济,不但有牧羊女手中的皮鞭和功夫明星缠在腰间的九节钢鞭,还有唐将尉迟恭手中的竹节钢鞭。

      在河洛文化核心区域的巩义,传承数千年的鞭文化仍在继续精彩,荒僻河道和郊野公园里飞舞的鞭影,常常让人驻足,又引来惊叹。

 

王昌全在广场练皮鞭

广场上鞭影飞舞鞭声阵阵

      “啪……啪……啪……”12月16日,巩义市演艺中心门前广场,64岁的王昌全和74岁的李本茂轮番上场,皮鞭、钢鞭,单鞭、双鞭,花样不断翻新,将一条条长鞭舞得如同龙蛇飞腾,提、劈、撩、拐、揽、点、扫的动作变换中,霹雳般的声响不断传出。

      “鞭”起源于中原,发展于华夏,曾被作为农业生产中役使牲畜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人类制作生产工具技能的提高,鞭子逐渐演变成防身杀敌的兵器,并成为锻炼身体的体育运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鞭陀”。

      鞭陀,即鞭子和陀螺,取中华武术与杂技之精髓,集健身、休闲、表演于一体,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健身项目。巩义市鞭陀运动近年来发展快速,城乡鞭陀爱好者数量接近20000人,几乎每个镇(街道)、农村都能看到打鞭、鞭陀的身影。

      2014年以来,巩义市连续10年举办全国性鞭陀大赛,不但为全国各地鞭陀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表演的平台,还助推了当地全民健身、公益事业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在全国形成了“鞭陀赛事”巩义模式。

      巩义市鞭陀协会会长、中国鞭陀协会联盟主席齐应雷表示,巩义地区鞭文化源远流长,皮鞭和钢鞭均源于此,2019年巩义“华夏鞭”项目被列为郑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河洛鞭文化传承已三千余年

      齐应雷的老家在康店山头村,该村处于邙山东西驿道和客商要道的中心,千百年来见证着河洛文化的生生不息。邙山岭上,古时盗匪较多,齐应雷的先祖为了看家护院勤练武术,其中多人精于九节钢鞭,他的父亲即是鞭术传人之一。

      “我的父亲、爷爷和太爷爷都精通九节鞭,神鞭舞开三五个人近不得身。”他说,父亲不但钢鞭套路打得好,在农村赶车时鞭子也打出过很多花样,有时是低音,有时是霹雳,很有节奏。

      山头村东2公里为邙山入口,也是周朝东周国所在地,往东数百米有流淌千年的洛河,村西北3公里则是周朝荣锜国都,康店村则是商周时期阙巩国的国都所在。两个诸侯国都使用皮革制造铠甲,《左传》中曾记载“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认为武王伐纣时士兵所穿皮甲即产自巩义地区。

      齐应雷介绍,商周时期的甲多由牛皮制作,全国的皮革云集而来,在山头村周边形成皮革集散地,而制造皮甲的边角料又被制成皮绳,开始被用来捆绑货物,后来演变为鞭绳,客商在休息时自娱自乐,形成了玩皮鞭、斗皮鞭的活动。

      他表示,历史上鞭不光有实际用途,还曾被当作礼器供奉。巩义市山头村的古鞭台遗存不但是检验鞭子质量的场所,还为探索鞭子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对中华文明三千余年的鞭子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鞭陀运动有了郑州标准打法

      数千年前的皮鞭制作及斗鞭活动,在巩义地区保留并延续了下来。如今当地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还会举行大型鞭赛会,巩义市鞭陀协会还代表该市参加全国以及各省市举办的鞭陀大赛数十次,获得各类奖项100余项。

      齐应雷认为,鞭陀运动历史悠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可强身健体,祛病益心,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娱乐性,对助推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郑州标准”的加入有利于将巩义鞭文化推广至全国乃至世界舞台。

      他带头撰写了华夏钢鞭专著,组织修改规范全国鞭陀比赛规则及学术名称,对华夏鞭的动作、套路进行分解归纳,在鞭法套路上进行创新,通过转身跳跃、换手、左右拐肘,展现柔美和协调,突出爆发力,奠定了钢鞭比赛裁决规范,还统一规范鞭把、鞭体、鞭梢的尺度。

      在传播鞭文化的同时,他还呼吁规范练习方式,早晚时段不能打鞭,不在人流聚集的广场打鞭,练习时选择远离居民区的郊野公园或荒僻河边,避免出现扰民等容易引发纠纷或矛盾的情况。

      “对发源地和打法标准进行研究和规范,可以形成南有武术发源地登封少林,北有太极发源地温县陈家沟,中有中国鞭文化发源地巩义的功夫或健身项目分布。”齐应雷说,巩义鞭文化在全国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近年协会一直在准备将“华夏鞭”申报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作者:汪永森 刘德华 谢庆/文 马健/图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