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做的水壶像不像?”
“快看,我捏的是一辆坦克车!”
……
12月27日,在许昌市北色书画学校,几名学生正在拿着几天前在禹州市的席家窑坊研学基地亲手制作的作品相互“炫耀”。
当日,禹州市浅井镇扒村席家窑坊迎来了100多名学生,这是许昌市北色书画学校在席家窑坊研学基地开展的为期二天“体验扒村瓷制作与国家级传统村落探索”校外研学活动。
据了解,扒村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传统古村落”,因“瓷上水墨”扒村瓷而闻名。近年来,该村突出古村、古瓷特色,以“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席家窑坊为基地,开展考古研究、参观学习、研学旅行、手工制作、餐饮服务的一条龙研学服务。通过非遗与研学的结合,让学生们在真实的非遗生态环境中认识非遗文化,在创造中感知匠人的精神,理解美、创造美。
研学活动中,学生们参观了席家窑坊的扒村瓷展览馆、博物馆。扒村瓷烧制技艺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席军晓介绍了扒村瓷的悠久历史、制作技艺、艺术价值以及作为非遗项目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并进行了生动有趣的抢答互动。
在研学中心,工匠师傅在拉坯机前耐心地为大家讲述瓷坯的制作方法,一团小小的泥坯,在工匠师傅的手里“活”了起来,引得连连惊叹。学生们体验了拉坯、画瓷、泥塑的实践课程,亲手塑造着属于自己的扒村瓷作品,让一堆泥巴变成有灵魂的艺术品。
“扒村瓷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本次研学旨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扒村瓷的制作流程,深入了解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从而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许昌北色书画学校创办人吕新玲告诉记者,下午还要带着学生们去参观宋聘三故居红色教育基地,用这种实践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爱国、爱党、爱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近年来,随着研学活动热度的增加,浅井镇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深挖文化矿藏,以古村落、扒村瓷、红色游为引领,着力推动研学游发展,打造出多条研学路线,全方位打造特色文旅品牌。浅井镇更是主动与河南大学、许昌工商管理学校等省内高校接洽联系,探索校地共建合作新模式,邀请高校相关专家、教授实地调研,并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借助高校平台进一步提升扒村瓷文化和浅井镇的知名度。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